什么是乳痈
【术语名称】乳痈
【术语分类】中医妇产科
【乳痈】病证名。发于乳房部的痈,统称乳痈,即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妇女产后,其病因有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因乳汁积滞;或乳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感染热毒;或产后血虚,感受外邪,以致湿热蕴结,气血凝滞而成。多发于乳房外上方,其症初起硬结胀痛,焮热,伴有恶寒壮热,一周成形,十日左右成脓,若不切开能向外自溃,脓尽收口,少数会形成化脓性瘺管,称为乳漏。古代医家把产后哺乳期患乳痈的称外吹乳痈,怀孕期患乳痈的称内吹乳痈。内吹乳痈比外次乳痈难消,成脓亦慢,溃后常至 产后才能收口。
有意见?
向我们提出建议
中医术语栏目资料由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临床整理和撰写,未经古方中医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来源网址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1
条 | 好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