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肺癌手术是否一定要开膛破肚

发布日期:2014-11-19 01:31:35 浏览次数:1595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微创外科的发展革新了许多良性疾病的治疗方式,例如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已经完全取代了常规的开腹手术,然而将腔镜外科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却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如何操作及是否能真正清扫干净病灶

开胸手术带来的“隐患”

到目前为止,对于肺癌的根治,仍没有比外科手术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一提起手术,很多患者都心怀恐惧:在自己胸壁上切开一个二三十厘米的大口子,甚至还要卸掉一两根肋骨,让胸腔完全暴露才能充分清除干净切除肿瘤。在经历过“开膛破肚”的折磨,病虽然除了,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却出现并发症或诱发其他病患,严重影响日后的生活和工作。

老年患者尤为注意

“特别是老年患者,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较差,开胸的巨大创伤使手术的风险加大,人体的免疫力受到很大破坏,术后抗病能力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副主任龙浩教授告诉39健康网,以前这种被喻为“开膛破肚”的大切口手术虽也能治病,但确实令不少患者元气大伤,甚至一辈子都难以调整过来。因此,很多肺癌可疑病人宁愿一拖再拖,最终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困扰:该不该开胸?

七十五岁的王某是位老干部,2010年10月在一次体检时意外发现有右下肺肿块,后确诊为肺癌。幸运的是由于及时发现,王某的肺癌属于早期,能够手术切除,但当医生告诉老人若想根治需要做开胸手术时,老人和其子女却犹豫起来,开胸的巨大创伤无疑使手术风险加大,而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王某能否从手术创伤中“抗”过来也是一个大问题,辗转下来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在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后,医生为王某使用胸腔镜,将患者右肺下叶切除,并进行了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两个小时就结束了,手术切口只有三处1.5cm左右胸腔镜洞大小,患者术后一切恢复正常,一天后就能下床自如活动。

肺癌患者能手术的病人越来越多

据统计,过去30年内,我国肺癌死亡率大幅攀升,上升了465%。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虽然肺癌人数在不断的增加,但是随着目前肺癌诊断水平的提高,在门诊中发现的肺癌患者能手术的已经占到了50%。”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副主任龙浩教授表示,其中在这部分手术的病人中约有50%-60%的人是可以做胸腔镜的(微创),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就算是在中心城市的大医院这个比例也只能达到20%,多数患者都“被迫”选择了手术风险更大的开胸手术。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