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与粟疮相关的词条

发布日期:2014-11-25 17:55:10 浏览次数:1595

《简明医彀》卷八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4日

咽疮风 咽疮风 病名。系指口内糜烂成疮的病证。症见初起生咽喉间,或红黄色如粟形者,日久满喉成疮及满口生者,渐变紫黑不能吞咽。风热引起者宜紫正散与生消散加减治之,虚火旺引起者宜知柏地黄汤加减。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18

睑生风粟粟 病证名。系指眼睑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多泪出涩痛,积久翳膜昏暗的病证。《秘传眼科龙木论》指出本病的原因是“肺脏壅毒,大肠积热,肝家有风”。治宜劆洗出血或将眼睑翻出以针拨之。口服疏风、清热、祛瘀之剂如银翘散加丹参、赤芍之类。可参见椒疮粟疮

七星疮七星疮为中医病名,又名上腭疮,指上腭生疮,状似七星者[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 。《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脾经积热。上腭属脾,脾气通于喉,故上腭生疮,似粟如珠,或黄或

痤疿疮痤疿疮 病名。指生于股臀间的疡。《外科正宗》卷四:“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痒痛非常,浑身草刺。”多因脾经湿热,湿毒郁结而成;或因久坐湿地,或坐烈日石上酿成湿热亦能致之。治可内服消风散,外用苦参汤洗之,成疮者擦鹅黄散或赤蛤散。参见坐板疮条。

胞肉生疮 胞肉生疮 病证名。《银海精微》卷上:“胞肉生疮者,此脾胃热毒,胞内肐(月答),或风粟变而为疮,血热化脓,腐烂腥臊,流汁流脓,浸渍黑睛生翳,眼如朱砂之色,此症虽少,不可不知。”其治宜泻火解毒,内服清胃散或三黄汤等加减。 最后修订于 200

上腭疮 上腭疮 病名。症见上腭生疮如粟,疼痛,口中腥臭;或见畏寒发热。治宜泻火解毒。可选用凉膈散、清胃散等。也可外吹冰硼散。本病多由脾胃三焦蕴热而成。故在治疗中也可针对病因选用其他清利脾胃三焦蕴热的药物,均可收到良效。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

牙疔风 牙疔风 病名。见《喉科新法》。本病不分上下内外,生于牙缝之间,初起寒热交作,牙齿疼痛,疮形如粟,红紫坚硬,若麻木漫肿腮颊,神昏者凶,由胃经火毒而成,即服六神丸,再服清胃散加减。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18:43 (

茶末敷方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