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脊髓后动脉缺血症候群治疗方法大全

发布日期:2014-10-02 00:53:07 浏览次数:1595

感觉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即脊髓性共济失调。为脊髓后根后索病损造成深感觉障碍所引起。视觉可以代偿,因此龙伯征阳性,跟膝胫试验不稳准,同时伴有下肢位置觉、震动觉障碍。见于脊髓病变、周围神经质、弗利德里失调。常见于水痘脑炎基底动脉型头痛,亚急性联合变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等疾病。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感觉是各个感受器对机体内各种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于神经炎小儿格林巴利综合症肋间神经痛麻风性葡萄膜炎强直性脊柱炎巩膜炎等疾病。

深感觉障碍 、“深感觉”是指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如果传导深感觉的神经纤维或大脑感觉中枢病损,出现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障碍,则为深感觉障碍。

震颤震颤:检查时,若见病人身体某部有规律性的或不规律的细小抖动,即为震颤。根据震颤与随意运动的关系可分为两类:静止性震颤和运动性震颤。检查震颤应注意其节律、振幅及部位。震颤还可受体位,精神状态,寒冷与疲劳等因素影响。震颤由于两组拮抗肌群的交替收缩所发生。它可因大脑皮质运动区及其下行束、基底节、脑干,小脑,脊髓,周围神经干或肌肉本身的病变引起。震颤可为生理性的,也可以为病理性:(1)生理性震颤:可发生于精神紧张,惊恐及疲劳时,上述因素消除后,震颤多可消失。(2)病理性震颤:见于帕金森症候群,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多发性硬化麻痹痴呆,本尼迪特综合症,小脑疾患与药物中毒(如酒精,汞,烟酸)等。在临床上有些疾病可以发生多种震颤,而同一种震颤也可由不同疾病引起,因此,不能单独根据震颤的类型二作为诊断。震颤可见于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新生儿低镁血症麻黄碱中毒痉挛斜颈等疾病。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