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的危害
1.神经精神症状:轻者只有乏力,倦怠,淡漠;重者有头痛,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抑郁,易激动,步态不稳,语言障碍,听力,视力和定向力障碍或丧失,木僵,行为异常等精神神经症状,高钙危象时可出现谵妄,惊厥,昏迷。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主要是高钙对脑细胞的毒性,可干扰脑细胞电生理活动。
2.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症状: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各种心律失常,如未及时治疗,可引起致命性心律不齐,因高钙血症可引起肾排水增多和电解质紊乱,使支气管分泌物黏稠,黏膜细胞纤毛活动减弱,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易招致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3.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便秘,重者发生麻痹性肠梗阻,钙可刺激胃泌素和胃酸分泌,故高钙血症者易发生消化性溃疡,钙异位沉积于胰腺管,且钙刺激胰酶大量分泌,故可引发急性胰腺炎。
4.泌尿系统症状:高血钙可致肾小管损害,使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加之大量钙从尿中排出,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甚至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钙在肾实质中沉积可引起间质性肾炎,失盐性肾病,肾钙质沉积症,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也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5.钙的异位沉着表现:高钙血症易发生异位钙沉着,可沉着于血管壁,角膜,结合膜,鼓膜,关节周围和软骨,可分别引起肌肉萎缩,角膜病,红眼综合征,听力减退和关节功能障碍等。
6.血液系统:因钙离子可激活凝血因子,故可发生广泛性血栓形成。
7.高血钙危象:血钙增高至4mmol/L以上时,可发生高钙血症危象,如严重脱水、高热、心律紊乱、意识不清等,如不及时抢救,患者易死于心搏骤停、坏死性胰腺炎和肾衰竭等。
1.维生素D中毒:即在治疗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或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时使用维生素D剂量过大,使肠钙吸收增加而引起高钙血症。一般为轻度,无症状,停药后可恢复。
2.恶性肿瘤:多见于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支气管肺癌、肾癌和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但无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也可发生高钙血症。
3.肉芽肿疾病和结节病:结节病引起高钙血症者为2%-12%,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其血钙降低。肉芽肿病变包括结核病、Wegener肉芽肿、真菌感染、滑石粉尘肺、铍尘肺等。
4.乳碱综合征:过去消化性溃疡长期饮用牛乳及碱性药物可引起高钙血症,现代已少用,故少见。
5.嗜铬细胞瘤:少数嗜铬细胞瘤者可有高钙血症。可能与儿茶酚胺刺激PTH分泌,使骨重吸收增加所致。
6.使用噻嗪类利尿药:长期大剂量使用此类药物可引起高钙血症。一般为暂时性,停药后即可恢复。
7.限制活动:因缺乏骨骼肌对骨骼的牵拉,加之体重对脊柱和下肢的压力刺激减少,使骨重吸收超过骨形成,使血钙升高。此等病人易发生骨质疏松。
8.横纹肌溶解症:其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的恢复期可发生高钙血症,因沉积在肌肉和软组织的钙被动员出来。
①静脉补液以增加细胞外容积,随后用钠利尿药,如利尿酸钠、速尿,可增加尿钠排出,则尿钙排出亦相应增加。从而纠正高钙血症。但有肾功能不足、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禁忌。
②静脉磷酸盐治疗,使钙同磷酸盐结合,形成磷酸钙,并沉积在软组织中,这样,可以很快使血浆钙下降;但可以引起肾功能衰竭。因此甚少应用。
③降钙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钙素可以抑制骨吸收,增加尿钙排出,但使用后在有些病人很快失效,在有些病人则效果不佳,皮质激素可以抑制肠钙吸收,并可以增强降钙素的作用。
④细胞毒性药物,如光辉霉素,可使正在发生吸收的骨组织受到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因此对高钙血症有效。但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出血及肾功能衰竭,应慎用。
⑤二磷酸盐,可以抑制骨吸收,抑制肠道钙吸收,因此可纠正高钙血症。
高钙降低后,再针对病因治疗。慢性高钙血症病例,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此外应控制饮食中的钙含量,药物方面可以考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