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恶性淋巴瘤症状
胃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多见于胃体和胃窦部、小弯侧和后壁。病变通常较大,有时可呈多中心性。开始常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可以逐步向两侧扩展至十二指肠或食管,亦可逐渐向深层累及胃壁全层并侵及邻近的周围脏器,并常伴胃周淋巴结转移,因反应性增生可以有明显的区域性淋巴结肿大。
1.大体形态特征? 其肉眼所见与胃癌不易区别。Friedma把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大体形态分为下列几种:
(1)溃疡型:最为常见,此型有时与溃疡型胃癌难以区别,淋巴瘤可以呈多发溃疡,但胃癌通常为单个溃疡。淋巴瘤所致的溃疡较表浅,直径数厘米至十余厘米不等。溃疡底部不平,可有灰黄色坏死物覆盖,边缘凸起且较硬,周围皱襞增厚变粗,呈放射状。
(2)浸润型:与胃硬癌相似。胃壁表现胃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浸润肥厚,皱襞变粗隆起,胃小区增大呈颗粒状。黏膜和黏膜下层极度增厚,成为灰白色,肌层常被浸润分离,甚至破坏,浆膜下层亦常被累及。
(3)结节型:胃黏膜内有多数散在的小结节,直径半厘米至数厘米。其黏膜面通常有浅表或较深的溃疡产生。结节间的胃黏膜皱襞常增厚,结节位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常扩展至浆膜面,呈灰白色,境界不清、变粗,甚至可形成巨大皱襞。
(4)息肉型:较少见。在胃黏膜下形成局限性肿块,向胃腔内突起呈息肉状或蕈状。有的则呈扁盘状,病变质地较软.其黏膜常有溃疡形成。
(5)混合型:在一个病例标本中,同时有以上2~3种类型的病变形式存在。
2.组织学特征
(1)高分化淋巴细胞型:成熟的淋巴细胞增生,通常不具有恶性细胞的组织学特征。
(2)低分化淋巴细胞型:淋巴细胞显示不同程度的未成熟性,这种类型大致相当于原先属于大细胞或淋巴母细胞性的淋巴肉瘤。
(3)混合细胞型:含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而不以哪一种细胞为主的肿瘤增生,这些肿瘤通常呈结节状。
(4)组织细胞型:有组织细胞不同时期的成熟与分化的肿瘤增生。
(5)未分化型:没有按组织细胞或淋巴细胞系统明显分化的原始网织细胞的肿瘤增生。
3.病理组织学分类
(1)组织学分类:胃恶性淋巴瘤其细胞组成主要分为3型,即淋巴肉瘤、网织细胞肉瘤与霍奇金病。以淋巴肉瘤为最多见。Gonnors报道74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其中淋巴肉瘤41例,网织细胞肉瘤29例,霍奇金病4例。
(2)免疫学分类(lukes and collins):根据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将恶性淋巴瘤分为U细胞型(非B非T细胞、即未定型细胞)、T细胞型、B细胞型、M细胞型(单核细胞、组织细胞)。这种分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清楚地识别大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属B细胞型,大多数低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属B细胞型;T细胞型多为高度恶性,且具很强的侵犯性,霍奇金病多属此型;U细胞型则恶性程度更高,对化疗不敏感。
4.临床分期? 确定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对于选择治疗方案及预测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为准确地了解病变范围、肿瘤与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须作纤维胃镜、B超、CT或MRI等检查,以了解肿瘤对胃、邻近腹腔脏器及淋巴结等浸润情况。目前最普遍地采用Ann Ar-bor分期法或其他改良方法(表1)。
[IMAGE]images胃恶性淋巴瘤_发病机制_1.jpg[/IMAGE]
在ⅢE和Ⅳ期病变中,要区分原发性胃淋巴瘤与继发性胃淋巴瘤往往是不可能的,因为急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胃部受侵犯的百分率相当高。
1.症状? 症状极似胃癌。
(1)腹痛:胃恶性淋巴瘤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资料显示,腹痛发生率在90%以上。疼痛性质不定,自轻度不适到剧烈腹痛不等,甚而有因急腹症就诊者。最多的是隐痛和胀痛,进食可加重。最初的印象一般是溃疡病,但制酸剂常不能缓解。腹痛可能是恶性淋巴瘤原发性损伤周围神经或肿大淋巴结压迫所致。
(2)体重减轻:约占60%。为肿瘤组织大量消耗营养物质和胃纳差摄入减少所引起,重者可呈恶病质。
(3)呕吐:与肿瘤引起的不全幽门梗阻有关,以胃窦部和幽门前区病变较易发生。
2.体征? 上腹部触痛和腹部包块是最常见的体征。有转移者可发生肝脾肿大。少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体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