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患者四次诊断均不同做五次手术 最后确诊为阑尾炎

发布日期:2014-10-11 08:59:20 浏览次数:1600

8月13日,刚收工回家的冯秋右下腹又开始隐隐作痛,这一病症,已经困扰他数天了。

父亲冯庆禄看不过眼,拉着儿子到万秀村内一诊所看病。经诊断,医生推测,冯秋患阑尾炎的几率较大,并建议其到大医院检查。

由于当时右下腹疼痛并不厉害,冯家父子觉得,该病症没有严重到要上大医院的地步。随后,诊所医生便给他们开了点药,并给他吊了两瓶点滴。

然而,诊所的治疗并不奏效。14日晚上,冯秋的肚子开始剧烈疼痛。冯庆禄急忙将儿子送到离家不远的民族医院。

当天晚上8时,民族医院急诊科给冯秋照了B超,结果显示,由于腹阑尾区大量肠气影响,未见明显具体肿块及液区回声。“医生说检查不出啥问题,干脆叫我儿子回家好好休息。”冯庆禄回忆道。

冯庆禄的气愤自有他的理由。他说,他在病房内掀起儿子的衣服看到,瘦小的肚皮四周,被开了5个“洞”,其中阑尾炎处的口子较大。他认为,这5个洞,是由于医院在诊断不确切的情况下就开刀造成的,“要是早确诊是阑尾炎,肚子上开一个口就完事了”。

为此,在冯秋住院休养的几天里,冯庆禄多次到医院相关科室讨说法,但医生给他的理由是治疗过程处置合理,其中一名医生解释,探病因就像在数个抽屉内找一台手机一样,有时需一个个抽屉拉开才能找到。

冯秋说,这样的手术他并不满意,花费了1万多元不说,还给自己造成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和伤害。他认为,主治医生把他当做“试验品”,“医院必须要为这次不专业的行为给个说法”。

为何阑尾炎如此常见的疾病,会被医生诊断为胃穿孔?该院肝胆肠胃科主任张涌泉说,手术过程中发现,病人患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急性腹膜炎、肠间、盆腔脓肿等,这些病因综合起来,让病人体表呈现出来的病状复杂化,手术前依靠设备根本无法百分之百判断,在未行手术探查之前,没有医生能确认是哪种病症。“从医学角度上说,这是通过腹腔探查,达到诊断与治疗的目的”。

对于病人肚皮上的5个口子,张涌泉表示,由于采取的是微创手术,要通过在肚皮上打孔,把手术器械伸入腹腔进行手术。因此,即便一开始就诊断出是阑尾炎,肚皮上也得留数个口子,只不过位置会有所变化,“这些口子都是通过微创技术打开的,以便医生把相关仪器设备伸入患者体内进行治疗”。

院方有关负责人表示,家属之所以产生误会,与医患双方沟通不顺畅有一定关系。该负责人坦言,由于日常医务繁忙,部分医生可能在与患者解释病情时,没有恰当运用让患者家属容易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比喻,医学术语多,时间紧迫,才产生此类纠纷。他还表示,若患者和家属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再次咨询医生或到医院医患关系科求助。(南国早报记者

周如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