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麻疹高发预防胜于治疗
东北网双鸭山4月22日讯(记者 徐红)我国过去民间一直有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俗语,这里的痘指天花,疹就是指麻疹。麻疹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春季是麻疹的高发季节,虽然目前已经有安全、经济、有效的疫苗可用,但麻疹仍不可小觑。近日,记者就麻疹的相关常识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
据悉,春季是麻疹的高发期,它是由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早期的症状有高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泪,几天后出疹,并持续5-6天后逐渐消退。典型麻疹可分为四期。一是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范围7-21天,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二是前驱期,也称出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三是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四是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据了解,麻疹病毒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通过咳嗽、喷嚏、与病人密切接触或直接接触感染鼻咽分泌物而传播。麻疹病毒在空气中或污染物的表面2小时仍具有活性和传染性,麻疹病人在出疹开始的前后4天均可传播麻疹。麻疹可并发喉、气管、支气管炎,3岁以下的小儿喉腔狭小、粘膜层血管丰富、结缔组织松弛,如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严重者可窒息死亡。还可并发肺炎、心肌炎、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疾病。
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是患麻疹及其并发症(包括死亡)的高危人群,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偏远农村人口或外来流动人口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其子女患麻疹风险增大;另一方面,婴儿的父母大多是通过接种疫苗来获得抗体,而父母后天靠注射疫苗获得的抗体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消失,因此,婴儿出生后,可能由于没有从母体获得足够的抗体而感染麻疹。另外,任何没有免疫力的人(未接种疫苗或者既往未患过麻疹的人群)都可能被感染。
麻疹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所以市民完全不必惊慌。那么如何预防麻疹呢?一是管理传染源,对病人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医学观察3周;二是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方可接触易感者;三是保护易感人群,接种麻疹疫苗是最佳、最有效预防麻疹的方法,同时尽量少带孩子到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宝宝应按照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程序接种(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目前对儿童实施免费接种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未罹患麻疹且既往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的其他人群,推荐接种1剂次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
需注意的是,麻疹症状与常见的儿童感冒和皮肤过敏表现很相似,因此家长要高度重视,一旦孩子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隔离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