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麻疹正值高发期 6岁以下患儿多 请及时接种疫苗

发布日期:2014-10-21 16:43:37 浏览次数:1600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麻疹病毒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麻疹的流行情况与疫苗接种情况密切相关。在麻疹疫苗使用以前,麻疹发病水平很高。1950年~1965年,未进行麻疹疫苗大规模接种前,石市年平均麻疹发病率为590/10万。1965年,石市开始使用液体麻疹疫苗,发病率不断下降,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发病率在200/10万~600/10万之间波动。1986年,麻疹疫苗改为有效期较长的冻干疫苗,并对儿童执行8月龄和7周岁两剂次免疫方案,发病率在4/10万~12/10万之间波动。1999年以来石市加强麻疹防控,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普及率,麻疹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5/10万,2011年,麻疹发病率仅为1.97/100万。由此可见麻疹疫苗对麻疹防控有着巨大的作用。

麻疹以发热、结膜炎、上呼吸道炎症、口颊黏膜柯氏斑及全身丘疹、疹退留色素斑为特征,并有可能引起喉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麻疹出现后,如果没有及时控制病情,在患病期间甚至患病后,病人可能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罕见的并发症有腹泻和脑炎等,当伴有营养不良时,可能会引起并发症死亡。

未患过麻疹、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以及虽然接种过麻疹疫苗但免疫不成功的人均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我市前几年最小确诊麻疹病例不足1月龄,最大发病病例为69岁。其中不足8月龄儿童占确诊病例的1/3;8月龄—6岁儿童占确诊病例近1/2;6岁—18岁患者占确诊病例的2.41%;18岁以上麻疹患者占确诊病例的1/5。也就是无论年纪大小,都有可能得麻疹,但仍以6岁以下幼儿患者居多。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感染麻疹的病人通常在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

一般性预防:麻疹高发季节避免或减少到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发生麻疹患者的家庭,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接触患者后应勤洗手,并更换衣服。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一般注射1周后开始产生抗体,1个月达高峰,阳转率在95%以上。

国家规定的常规免疫接种为两剂次,分别在8月龄和18—24月龄接种。

如果是经实验室确诊得过了麻疹,理论上不需要再接种麻疹疫苗。但很多情况下,麻疹的诊断是医生临床诊断,未经实验室的严格病毒检测,也可能是其它发热出疹性疾病被当做麻疹。所以,建议您的孩子还要接种麻疹疫苗。

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85%,也就是说100个受种儿童有85个会产生免疫力,在18月龄复种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95%。完成两剂次接种者,血清抗体阳转率可能达到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

在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的前提下,抗体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至少能够维持26—33年。我国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麻疹疫苗后25年,还有85%以上的人有保护性抗体。但由于个人体质的原因,麻疹疫苗接种后也有可能发生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仍有可能被感染。

A、不宜接种对象:1、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者;2、有鸡蛋或新霉素过敏史;3、已知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4、正患严重疾病或极度营养不良。

B、暂缓接种对象:1、接种时有感冒、发热等症状的(体温超过37.5℃);2、最近一个月内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3、最近一个月内注射过减毒活疫苗。

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一些反应,一般反应为:少数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发生发热、轻微皮疹、局部红肿、疼痛等,病情轻微,一般不超过两天即可自行缓解。不需要特别处置。

异常反应:极个别儿童接种疫苗后,在数分钟内出现晕厥心慌面色苍白、手足发麻、全身出汗等情况,应立即让患儿平卧休息,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抢救治疗。

接种麻疹疫苗后在接种门诊至少观察30分钟。接种疫苗后24小时不要洗澡,不要过度运动劳累,多喝水、注意休息。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