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32例麻疹 可防可控可治无需恐慌
记者7日从山西省大同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3年12月下旬以来,大同大学陆续发生学生麻疹病例,截至1月7日12时,已累计发生32例。其中实验室诊断5例、临床诊断25例、疑似病人2例。5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2例已治愈出院并返校上课。现共有30例病人在医院隔离治疗,无危重病例。
疫情发生后,省市卫生部门派出督导组和疾控专家到现场督促指导防控工作。依据疫情防控需要,已对大同大学68名有发热情况的学生进行了隔离观察,对2306名同班、同宿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体温监测,还对3200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同时在全校强化了晨检、午检制度,严格对缺课学生进行了追踪,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
大同市政府表示,麻疹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呼吸道传染病,此次大同大学发生的是一起成人麻疹局部聚集性疫情。目前大同大学的发病学生已在接受规范治疗,新发病人已呈明显下降趋势。虽然根据麻疹发病规律和潜伏周期,下一阶段还可能会出现病例,但随着防控措施的落实,疫情将会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疫情后续情况将及时进行通报。
麻疹的具体介绍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麻疹的并发症
1.喉、气管、支气管炎
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症。由于3岁的小儿喉腔狭小、黏膜层血管丰富、结缔组织松弛,如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需行气管切开术。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2.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后消退。支气管肺炎更常见,为细菌继发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杆菌等,故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AIDS病人合并麻疹肺炎,伴有皮疹,常可致命。
3.心肌炎
较少见,但一过性心电图改变常见。
4.神经系统
(1)麻疹脑炎 发病率约为1%~2%,多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出现意识改变、惊厥、突然昏迷等症状。
(2)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是一种急性感染的迟发性并发症,表现为大脑机能的渐进性衰退,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若干年有典型麻疹史,并完全恢复。
5.结核恶化
麻疹患儿的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抑制,对结核菌素的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消失,可持续几周,使原有潜伏结核病灶变为活动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者不鲜见。
6.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
麻疹过程中由于高热、食欲不振,可使患儿营养状况变差、消瘦;常见维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浊、软化,且发展极迅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