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10万儿童将免费接种麻疹疫苗 时间

发布日期:2014-10-12 16:10:26 浏览次数:1600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见习记者李鑫)

家长们注意了,如果您的孩子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又非常怕光等,可不要大意,这可不是单纯的感冒,有可能患上了麻疹

麻疹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喉炎等,甚至死亡。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办法。

根据卫生部要求,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实现我国消除麻疹的目标,2010年9月中旬,全国将统一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我市将于9月11日—20日免费为8个月至4岁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目前各接种单位正在摸底登记,预计将有10万多儿童免费接种。

多大的孩子需要接种?

8个月至4岁

全市所有8个月至4周岁儿童(即2005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包括流动儿童,无论其既往免疫史及麻疹患病史如何,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均非选择性接种1剂次(0.5毫升)麻疹疫苗。

据悉,流动儿童以及计划外生育及边远贫困区域、交通不便区域等常规免疫中麻疹疫苗接种难以覆盖的儿童为本次强化重点要关照的人群。目标儿童的预防接种将实行属地化管理(托幼机构和在校儿童由市、县(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责任单位负责),摸底登记与接种记录表在各预防接种单位汇总并保存。

需要花多少钱?

自愿、免费

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科长艾仁裕表示,这次麻疹疫苗接种采取自愿原则。近日市卫生部门将启动入户或通过学校、托幼机构等方式进行目标儿童摸底调查,无论是流动人口,还是本地户籍的人口,都必须登记、汇总。

入户摸底工作,农村由乡村干部、乡村医生,城市由街办、居委会干部、社区或单位医院防保科医生,对辖区8月龄—4岁散居及辍学儿童挨家逐户地拉网式摸底调查,将目标儿童分自然村(居委会或街办、楼群)、分年龄组登记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同时给家长发放家长告知书(通知单),对学龄前儿童应告知家长接种时携带接种证。

托幼机构摸底工作,在园儿童由教师分年级、班级提供名单,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交所属村(或乡)负责接种的医生,由其按班级单独造册,登记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由托幼机构将家长告知书统一发放给家长,告知入园儿童接种时携带接种证。而厂矿、企业等按属地化原则由厂医、企业医院负责防保人员完成接种。

同时卫生部门将给家长一封《接种通知单》,告诉家长什么时候带孩子来接种。在9月11日至20日期间,家长可按照“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通知单”预约日期,主动带孩子到我市指定接种点接种。

据悉,强化免疫可选择麻疹疫苗或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由省级统一确定,接种均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为确保强化免疫活动顺利实施,接种门诊不得在强化免疫期间提供自费的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接种服务而收取费用。

疫苗安全有保证吗?

有全过程质量控制

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科长艾仁裕表示,此次使用的所有批次的疫苗都是经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之后,才出厂的,质量有保障。

接种方法也有严格规定。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不可接触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表面成30°—40°(过瘦者可提起注射部位皮肤),快速刺入皮下约至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应注意针头入刺角度不应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我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了科学的麻疹强化免疫的技术方案,保障疫苗、注射器的储运、分发和供应,做好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和处理。

接种室要求宽敞清洁、光线明亮、通风良好,要定期消毒,始终保持清洁。接种时要维持好现场秩序,注意保持无菌操作,工作台应铺有消过毒的工作台布。

在接种点人员的配备上,每个接种点至少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取得接种资质)直接参与现场接种工作,并根据负责接种对象的多少适当增加人员数量。

现场接种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并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许可的医护人员担任,持证上岗,负责对应儿童进行接种。

现场记录员由乡村(社区)医生或医院防保科医生担任,负责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有禁忌症儿童,记录和登记禁忌症的种类,并将记录有禁忌症的处方交由儿童家长保存,作为快速评估时不计入应接种儿童数的凭证;对已接种儿童可进行标记;每天接种工作完成后进行资料整理,并上报接种进度。

现场安排有不良反应处置员。现场有具备现场急救技能、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临床医生,负责对接种后儿童的现场留观及出现疑似异常反应的抢救或处理。

接种后偶尔有轻微发热、皮疹

妈妈们别太紧张

接种疫苗后,请在接种现场留下观察30分钟!

麻疹疫苗的安全性很好,少数儿童接种24小时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红肿、疼痛,多数情况下2—3天可自行消失;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6—12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如出现较严重的身体不适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麻疹疫苗接种完成以后,必须要在现场留观半个小时。疫苗接种以后,由于个体的情况,还是会发生一些过敏反应,根据监测的数据,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半小时之内。发生过敏性休克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管范围之内就容易出事,所以接种现场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意外发生。

在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卫生部门将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湖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技术要求及时进行处理、报告、调查、诊断和鉴定,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进行救治。

对在麻疹强化免疫期间出现严重的AEFI儿童送至黄石市中心医院进行救治。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建立媒体沟通机制,按照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引导媒体对AEFI作出客观报道,统一发布信息或接受采访,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消除公众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担忧。

下列几种情况

禁止接种和缓接种

下列情况为麻疹疫苗接种禁忌: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明胶等辅料及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下列情况考虑缓接种麻疹疫苗:3个月内接种过免疫球蛋白者;近期注射过减毒活疫苗者,间隔1个月后进行补种;强化免疫期间有发热等症状者,症状消除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