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尿毒症患者年增200人 定期体检清淡饮食可预防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200万—300万人,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尿毒症的最重要因素是慢性肾脏病,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张燕林说,慢性肾脏病是一个隐性杀手,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尿毒症。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在全球呈逐步升高的趋势,已成为全世界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约有1.2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其中变成尿毒症的比率为2/1000—3/1000。
“厦门目前维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有千余名,每年新增的患者有200多名。”张燕林说,导致尿毒症最常见的3大原因,第一是慢性肾炎,第二是糖尿病肾病,第三是高血压。
由于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等因素的作用,沿海地区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也导致沿海地区尿毒症发病率也较高。
尿毒症患者治疗的手段包括腹透、血透和肾脏移植,虽然我国的尿毒症患者人群有200万—300万人,但是真正接受腹透和血透血液净化的却只有30多万人,仅占患病人群的1/10,而其中腹透的不足3万人。
“第一医院肾内科有300多名血透患者,而腹透患者只有70多人。”张燕林认为,对腹透认识不足是导致接受腹透治疗比率低的最主要原因。
“首先,腹透对病人随访管理的要求更高。其次,在医保政策上,血透用品被视为消耗品,而腹透液则被视为药品。”记者了解到,药占比对医院来说是一种考核指标,医院为了控制药占比,不愿推广腹透。
实际上,腹透作为一种居家治疗方式,有很多独特优点。首先,腹透更方便,无需像血透那样每周需到医院3次治疗。腹透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回归社会。其次,尿毒症患者早期进行腹透对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比血透好,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也更不容易造成贫血。长期血透的尿毒症患者往往脸色晦暗,而腹透的患者面色会红润、清透许多。最后,如果腹透效果不佳,还可以改成血透。
腹透的管理十分重要。“患者最担心的,莫过于出现并发症,特别是腹膜炎。”张燕林说,如果患者在家里腹透时无菌操作不当,容易引发感染,导致腹膜炎。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耐心指导患者,并定期随访。
20%—30% 的慢性肾病患者如果早发现、早治疗,病情可以控制,有的还能治愈。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定期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尿常规是反映肾脏病最简单、最直观的一项检查。
张燕林建议,大家平常做体检时,留意几个指标就能大致知道自己肾功能好不好。这几个指标包括: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如果有“+”,说明尿液里面含有的蛋白超过正常水平,肾脏的功能有异样;生化指标中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升高往往提示肾功能减退。
以上指标出现异常,建议大家做个复检,如果还有问题,就要到肾脏科进一步检查。
中老年人、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应及时进行体检。目前我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的患病率逐年攀升,多与不良生活方式、缺乏运动有关,因此预防慢性肾脏病,必须“管住嘴,迈开腿”。我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普遍较高,老年人饮食应尽量清淡,以免血液中钠离子过高,增加肾脏负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要少摄入食盐。另外,应进行适当运动,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