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 家庭无法承受之重图
魏星星正在接受血液透析
近日,记者走近一位26岁的尿毒症患者,感知这个群体的苦楚、无奈和坚强——
今年26岁的魏星星,是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人。5月12日,记者在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见到魏星星时,体重不到90斤的她,正在接受透析治疗。两根直径约0.5厘米的管子接在她右胳膊上,鲜红的血液从一根管子里流出,经过一台大型透析仪器的净化后,从另一根管子输入体内。
整个过程4个多小时,魏星星几乎每隔两天都要经历一次。对于像魏星星一样的尿毒症患者来说,这样的过程就像家常便饭,看似轻松却又那么的不“轻松”。尿毒症发病率较高,被称为“静悄悄的杀手”。一个尿毒症患者,对其整个家庭而言,意味着无法承受之重。
“前期已经花了二三十万,现在每两个星期都得透析至少5次,每次500元左右,每个月固定开支就得5000多元。”魏星星说,因为肾功能衰竭,她的身体非常虚弱,根本不能干活,家里全靠父母外出打工挣钱,但每个月最多时收入也不超过3000元。
病魔击碎求学和爱情之路
魏星星从小懂事聪明乖巧,不仅用功读书,还时常分担家务,照顾弟妹。2006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她,突然发觉自己双下肢开始浮肿。随即,家人带她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医院初步诊断结果为“慢性肾炎”。后来,在太原一家大医院,魏星星被确诊为“慢性肾病综合征”。三个多月的治疗,魏星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长期药物激素影响,使她身体不间断出现不适,时常感觉乏力,有时连穿衣服的力气也没有。从此,她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
2009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魏星星感觉身体有所好转,为补贴医药费和家用,她试着找了一份工作,也邂逅了她的爱情。林子(化名)是魏星星的高中同学,虽然知道她的病情,但依然不离不弃,决心永远照顾她。可是命运又一次和魏星星开起了玩笑,2010年,临近婚期,魏星星的病情复发,并被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这次的治疗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几乎花去了她家里所有的积蓄,但病情并没有好转,面对巨额的治疗费用以及几乎无望的结果,魏星星做出了最心痛的决定,与林子取消婚约。
2011年,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后,魏星星向亲戚朋友们也借了一个遍,然而,病魔仍然紧紧缠住这个年轻的女孩,她的病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从此,无休止的规律性血液透析与她的生命绑在了一起。
经济和身体承受双重负担
普通人吃饭、喝水后,经过身体各个器官的代谢,有毒和没有用的物质会以汗液、尿液以及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而尿毒症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无法排毒,是没有尿液的。血液透析仪相当于人工肾脏,帮助患者进行血液代谢,同时脱掉体内多余水分。所以,尿毒症患者至少每隔两天就要做一次透析,以排出毒素。
因此,魏星星每天都得控制饮食,不能喝太多水,不能吃钾含量高的食物增加肾脏负担。提及血液透析,魏星星现在已经非常淡定了,“每次上仪器都得先称体重,两天长了多少斤就要脱多少斤的水。”
魏星星左手腕及肘部有两个鼓包,上面布满了针眼,是长期透析留下的。因为每次都从动脉抽血,再从静脉回血,而动脉穿刺又非常疼,她还做了动静脉连接手术。为了治疗方便,星星全家也从武乡搬到了太原市的小王村里。“前期已经花了二三十万,现在每两个星期都得透析至少5次,每次500元左右,每个月固定开支就得5000多元。”魏星星说,因为肾功能衰竭,她的身体非常虚弱,根本不能干活,家里全靠父母外出打工挣钱,但每个月最多时收入也不超过3000元。“透析只是替代治疗,换肾才有可能成为正常人,但也得终身服用抗排异药品,花费太多了,听说得三四十万。”想到未来的日子,魏星星说以前的同学好友都结婚生子,她也想做个普通人,找个爱自己的老公,生个可爱的孩子,但这些只能在梦里才能实现。“现在活着就很高兴了,每次透析完就想着下次的钱在哪儿,妈妈累病了也不敢休息,因为她知道只要没钱,随时会失去这个女儿。”
国际上称之为“静悄悄的杀手”
魏星星说,透析后她才知道,原来同病相怜的人竟然那么多。透析时间长了,她也认识了不少人,谁的故事听起来都让人难过,家境好点的人还行,没钱的人得了这病,就等于进了一个无底洞,看不到出路。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杨诗雨副主任介绍,该院目前共有50多台血液透析仪,长期透析的患者共265名,透析室一直处于饱和状态。“肾脏的作用是排水、排毒以及内分泌的功能,衰竭后失去这些功能,血液透析就是替代肾脏功能进行代谢,如果能做到定期透析,患者也可以正常生活,我见过透析最长时间的患者是18年,现在还在我们这里坚持治疗。”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王利华告诉记者,20年前,该院肾内科只有5张床位,到现在,已经增加到60多张床位,固定透析的人数为70人左右。
在本报的求助热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是白血病,另一个就是尿毒症。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王利华说,“我们国家尿毒症的原发病主要是肾小球肾炎(即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炎、高血压肾炎以及多囊肾等感染性疾病。在西方国家,很早之前就是糖尿病肾炎排第一位,高血压肾炎排第二位。现在的慢性肾炎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都是很高的,我们国家以及山西省的发病率也与世界对等,在10%左右。”
国际上有一种说法,称尿毒症为“静悄悄的杀手”,也就是说它没有特定的早期症状。肾脏病可能引起浮肿、头晕、贫血、高血压或者尿血等,很多患者都是到其他科室看病,然后转到肾内科的,甚至有人因血压过高眼底出血都不知道病因,到眼科治疗,最后送到肾内科时已经是尿毒症晚期了。王利华大夫建议,最好能够定期体检,万一发现尿里泡沫多,尿的颜色发红,最好进一步检查。此外,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以免引起尿毒症。在饮食方面,各种营养元素摄取过多,会给脏器造成负担,可能会影响肾功能。
在我国,还存在一种问题,就是滥用药物,患者不明病因自行服药或者个别医生滥用抗生素,都会造成肾功能衰退。严重的就有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及时发现可以根治,治不好就成了尿毒症。
尿毒症等6种重大疾病纳入医保
患上尿毒症的人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肾脏替代治疗可以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此外就是肾移植。除此之外,世界范围内都没有更好的方法。
一般而言,血液透析平均每周要做2到3次,年费用6万元左右(因为每个患者情况不同,这其中不包括其他辅助药物治疗的费用);腹膜透析先期需要手术将透析管埋入患者体内,费用在2000元左右,此后每天需要用透析液做透析,年费用也在6万元左右;肾脏移植的手术费用为8—10万元左右,前期还有辅助治疗,而且鉴于肾源较少,就算是想做肾脏移植可能也需要排队等待。而且移植后需要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
据了解,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已经覆盖13亿人,覆盖面达到95%以上。然而,依然有50多种疾病,可能导致部分家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为解决这种状况,我国推行了大病医保政策。2010年,我国启动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试点工作。2011年底我国已在93%的统筹地区开展大病保障试点。一些地区将重性精神病、结核病、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6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
山西省新农合医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类似魏星星这样在老家参加了新农合医保的尿毒症患者,可以按照重大疾病70%的比例报销,报销范围仅包括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肾移植手术可以按照住院报销。此外,我省还有56个县被纳入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范围,在70%的基础上可以再得到20%的报销比例。这56个县的详细名单在山西新农合的网站上可以查到。考虑到尿毒症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所以一些地市县级医院也具备了透析条件。根据每个县新农合管理中心的规定不同,如果患者在指定医院进行透析,就可以按70%报销,如果不是指定的医院,报销比例会降低。
魏星星说,她在老家武乡县参加了新农合医保,但是当地的医院不具备血液透析条件,长治市的医院虽然能做透析,但考虑到弟妹都在太原,父母在太原也更好找工作,所以她选择了在太原的医院做血液透析。但是这样的话,报销比例就比较低,而且有的药还不在报销范围之内,能报销40%左右,相对于家庭入不敷出的收入来说,以后的路依然未知。
本报记者赵琴实习生张欢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