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
病原体 疟疾由疟原虫属所引致,计有间日疟原虫、镰状疟原虫、卵状疟原虫及三日疟原虫。这种疾病常见于非洲、东南亚及南美洲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病征 患者通常有间歇性发烧、发冷及冒汗等症状。在典型病例中,患者最初会发烧,接热度会消退1至2日,其后发烧、退烧情况会循环出现;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疲倦、胃口欠佳及肌肉疼痛。该种疾病的并发症包括贫血,以及肝脏、肾脏及脑部受损。情况严重者甚至会致命。 传播途径 疟疾是由疟蚊传播的疾病。当该种蚊子叮咬疟疾患者后,蚊子便受到感染,并在叮咬另一人时把该种疾病传播开去。 潜伏期 被受感染的疟蚊叮咬后,潜伏期通常为12至30日。 治理方法 医生会处方一个抗疟疾药物疗程。患者应服用整个药物疗程,确保疟原虫已被清除。 预防方法 1. 采取措施预防被蚊子叮咬: I. 安装蚊纱及蚊帐。 II. 在没有衣服遮蔽的身体部位使用驱蚊剂。 III. 外出时穿上长袖衣服及长裤。 2. 如须前往疟疾流行的地区,应在出发前2至3星期谘询医生或港口生处,以便于需要时采取预防措施及准备药物。 3. 如在外游期间或回港后出现疟疾症状,应立即向医生求诊,并把曾经游览的地方告知医生。 (来源:英招健康)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