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男性不育莫忘查前列腺液

发布日期:2014-11-03 18:03:07 浏览次数:1600

男性不育莫忘查前列腺液 2009-08-19 10:58:12来源: 39健康网手机看新闻,轻松掌握天下!中国移动用户发送LND到10658000;中国联通用户发送DSB到10655800;中国电信用户发送20到1065928036。网上订阅 点击进入 (一)前列腺液的肉眼检查

正常的前列腺液呈淡乳白色,为稀薄浆液性,有蛋白光泽,具有特殊腥臭味,一次按摩出的量很少超过0。5mL。

超过0.5ml,常由过度性兴奋或慢性前列腺炎引起前列腺慢性充血所致。多次按摩无前列腺液排出提示前列腺分泌功能严重不足,常见于前列腺的炎性纤维化和某些性腺功能低下。前列腺炎症严重时,分泌物浓厚,色泽变黄或呈淡红色,呈混浊的絮状物,可有粘丝。

将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立即在高倍镜下观察有形成分,可见下列表现:

正常前列腺液内卵磷脂小体几乎布满视野,圆球状,与脂滴相似,发亮,折光性强,分布均匀。其大小不等,可略小于红细胞,或为红细胞的1/4-1/6。前列腺炎症时由于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脂类,卵磷脂小体减少,有成堆的倾向。

正常时前列腺液内红细胞极少,往往在炎症时才出现,按摩过重也可人为引起出血,此时镜检可见多个红细胞。正常前列腺液内白细胞散在分布,每高倍视野(*400)下不超过5个。炎症时排泄管引流不畅,按压后可见成堆脓细胞,或白细胞超过10-15/HP,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炎。除白细胞外,前列腺液中颗粒细胞有的是巨噬细胞,内含多量卵磷脂小体颗粒;部分是吞噬细胞,在炎症时或老年人中多见。

系大小不一的分层状构造的嗜酸小体,圆形或卵圆形,微黄或微褐色。中央部分常含小粒,系碳酸钙沉淀物质,与胆固醇结合可成前列腺结石。淀粉颗粒随年龄而增加,与疾病无明显关系。

4.结石主要是磷酸钙组成的结石,有文献报告磷酸与精胺结合可形成结石。

锌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在前列腺组织中含量最高,为人类前列腺液中主要阳离子。锌可以通过位于前列腺微粒体片段上的5α-还原酶的活性对前列腺中双氢睾丸酮水平起调节作用。雄性激素在控制男性附属性腺器官中高浓度锌的积累和维持上起重要作用。锌还可能参与稳定精细胞膜。锌与一些金属酶有关联,但这仅是锌含量的很少一部分。临床上测定精液中的锌含量可以判断精液内前列腺液的相对比例,作为诊断排出性无精子症的指标。当射精管阻塞而无精子时,精液内锌脓度可因前列腺液比例大大增加而增高,果糖脓度则因精囊液匮乏而显著下降。

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癌患者和正常人群的EPS中锌的浓度是相似的,而前列腺炎患者EPS浓度明显减低。张亚强检测正常男性、前列腺痛患者、细菌培养阳性和阴性的前列腺炎患者EPS中锌含量,分别为591.68士5.96μg/ml(n=30),540.83土7.35μg/ml(n=15),191.13土3.49μg/ml(n=14),283.55土8.08μg/ml(n=49)。前列腺炎患者EPS中锌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所有受检者中锌含量的降低与pH值呈负相关。

张亚强在另一研究中报道前列腺炎患者与正常人群头发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患者EPS中锌含量的降低只在前列腺局部,与体内锌含量无关,主要是前列腺组织不能有效地吸收利用锌。另外,性交过频(锌丢失过多)、前列腺组织的慢性反复充血、会阴部受压等不良因素均可引起前列腺组织结构损伤,使锌吸收能力降低,局部抗感染能力减弱,成为引发慢性前列腺炎的诱因。前列腺液中锌含量的明显降低也是导致细菌感染的先决条件之一。

枸橼酸是前列腺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成分。研究正常人群,发现年龄在40-59岁者EPS中枸橼酸浓度明显高于小于40岁和大于59岁者,这种不规则的年龄分布原因尚不清楚。前列腺炎患者EPS中枸橼酸盐浓度明显降低。

正常男性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EPS中胆固醇浓度相似,前列腺癌患者EPS中胆固醇脓度稍高,而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

精胺、亚精胺和腐胺在ESP中有较高浓度,与精子数目及能动性相关。转氨酶能促进蛋白质共价键形成,因此推测多胺参与精液凝块形成。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精胺水平降低。

正常人体的生殖器官是无菌的,急性前列腺炎常由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除上述病原菌外,大肠杆菌或其他细菌的混合感染亦多见。采用尿液和前列腺液分段定位培养和菌落计数可以明确致病菌。结核性前列腺炎经抗酸染色可进一步确诊。淋病性前列腺炎以前很少见,现在时有发生,前列腺液的革兰氏染色对诊断很有帮助,厌氧菌培养可进一步确诊。滴虫感染亦可引起脓性前列腺液,可将EPS混一滴生理盐水涂片检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