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夏季皮肤病有妙招
专家档案
张燚,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文化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西中医药学会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辽宁省中西结合变态反应委员会副会长。从事中医外科皮肤专业的临床、科研及管理工作22年,师从国家级名医田素琴教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有较深入研究。
炎热的夏季到来,人们在享受盛夏带给人们的阳光的同时,由于强光、高温、高湿、人们穿衣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面的部位增多等原因,皮肤疾病也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正确的防治方法可以尽可能避免皮肤疾病的发生。皮肤专家为大家介绍夏季最易发的皮肤疾病的防治方法。
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
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多发生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有的表现为小米粒大小浅表水疱,很容易蹭破,轻度脱屑而愈,多见于婴儿、孕妇,称为白痱;有的为散在红色小丘疹,但与毛囊无关,称为红痱,多见于小儿;有的为小脓疱,称为脓痱。生了痱子后剧痒、疼痛,有时还会有一阵阵热辣的灼痛等表现。
专家提醒平时多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洗后扑撒痱子粉可预防痱子发生。室内环境应通风降温,避免环境过湿,温度过高。用含有薄荷成分的牙膏代替香皂也有很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生了痱子不要用手抓;不要用强碱性肥皂洗;不要用热水烫,可用温水冲洗擦干,扑撒痱子粉或用清凉、收敛止痒药物。抓破后有感染的患者,应涂用抗生素药膏。
日晒伤常由突然过度日晒造成,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有全身不适。预防日晒伤首先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疗一般对症即可,可外用保护剂如各种润肤剂、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等,严重者可口服泼尼松治疗。
而光敏性皮炎是由于一些人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见于少数人,这些人通常在日晒后1-2天后发病,皮疹多发于面部、颈部和颈前"V"形区、手背及上肢伸侧,表现为小丘疹、小水疱、自觉瘙痒,严重时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不疼痛,瘙痒明显,消失很慢。如不积极治疗,可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肤病。因为发病与过敏体质有关,因此这些人应当在每个夏季都注意防光,每天的9点到下午5点最好不外出,必须外出时要穿长袖衣、戴宽边帽、打阳伞、另外可用各种防晒霜。一旦发生皮疹,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口服抗组胺药如仙特明等,较重时还可服用氯喹或羟氯喹。另外,中药外用洗剂和内服药物也有很好的疗效。
痤疮为一种毛囊炎,为多种因素所致,夏季面部出汗出油增多,加上太阳光的照晒,痤疮病情更容易复发和加重,等夏季一过,天气变凉时,痤疮又会减轻。如果有类似病史,患者在夏季到来时,应处在通风凉爽的环境中,避免紫外线直射,保持皮肤清洁。忌辛辣刺激饮食。在发病时,可以用清热凉血的中药如痤疮汤等治疗,也可用抗菌素类软膏治疗。
足癣和股癣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病,由于真菌喜好温暖和潮湿,因此常常在夏季加重。足癣表现为足趾间脱皮、浸渍糜烂,或足侧缘出现多数水疱,可有瘙痒,也可不痒,如不治疗,皮疹可逐渐向外扩大。股癣表现为大腿内侧、臀裂部的环状红斑脱屑,呈离心性扩大,周围常可见小丘疹,自觉瘙痒或疼痛。无论是足癣还是股癣,都有一定传染性,因此应避免共用卫生用具如毛巾、拖鞋等,勤换鞋袜、内裤,预防上,保持皮肤干燥,凉爽是重点。治疗可选用不同方法如经常在趾间、股部扑痱子粉或达克宁粉,选用各种抗真菌药物如达克宁、兰美抒、环利等外用,严重时配合口服抗真菌剂。特别强调的是许多人用皮炎平等含有激素的药膏去治疗该病,不仅没有疗效反而病情加重,应选择抗真菌药治疗。
本报主任记者叶青摄影杨新跃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