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严重贫血儿子 慈父三年以血换血
“爸爸,我会不会死?”25岁谭希桐躺在病床上这样问爸爸。“不会,只要有爸爸在,就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尽管已经欠了近十万元的外债,但56岁的谭强(化名)还是微笑着回答儿子。3年前,谭希桐被查出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导致造血功能障碍,一旦发病,每个月都要输一次血。但输血费昂贵,谭家家境又不好。为了能让儿子免费享受医疗用血,从2010年至今,谭强先后9次献血,他变相地成了儿子的“血库”……
儿子患病击碎一家人的“安家梦”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发区分院的血液病房时,患病的谭希桐正在输血。因为严重的贫血,谭希桐的皮肤苍白,连嘴唇都没有血色,讲话很吃力。病床旁,谭希桐的母亲单秀华一直握着儿子无力的手,似乎想要给儿子输送一些力量。阳光洒在病床上,母子俩静止不动的剪影让人看了心酸。
54岁的单秀华和谭强都是黑龙江人,膝下有一儿一女。5年前,一家人搬到大连,两人都在开发区各自找到了工作,懂事的儿女打工赚钱。当时,一家人有了10多万元存款,开始计划在开发区买房,在大连安家落户。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恶疾将一家人的“安家梦”狠狠击碎。
2010年5月,谭希桐因持续发烧,被检查出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种病会导致人体造血功能障碍。单秀华回忆说,儿子患病期间,动不动就皮下出血,皮肤上一块青、一块紫,而且浑身肿胀、疼痛。身体严重贫血导致谭希桐的免疫力急速下降:“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吃豆角,谁都没事,他吃完就上吐下泻,当晚就住院了;还有平时不敢吹风、不敢沾水,他很长时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冲澡了。”谭希桐一旦发病都要住院输血。为了给儿子支付高昂的输血费用,单秀华老两口将毕生积攒下的购房款都花光了,还欠下不少外债。今年6月,谭希桐再次病发,这次的病情最为严重,几乎每隔20多天就要输一次血。
慈父为救儿3年“以血换血”
采访中,记者没有看到谭希桐的父亲谭强。“他还在上班!”单秀华说,为了赚钱给儿子治病,谭强拼尽了全力。他一人接了两份工作,一个月总共2000多块钱,白天要帮人看守废旧工厂,晚上又要去附近小区当夜班保安。为了节省些钱,一家人没有租房住,一直寄宿在废旧工厂的办公室里。
儿子的病就像一个无底洞,每隔20多天就要输一次血,就在谭强觉得山穷水尽时,一位医生告诉他,身为谭希桐的直系亲属,如果谭强能献血达到一定份额,谭希桐就能免费享受医疗用血了。于是,从2010年,谭强便开始献血,其中5次献血2400毫升,另有4次献血小板。
献血小板非普通输血可比,整个过程需要90分钟,这让年近6旬的谭强很难吃得消,但他为了儿子能够免费享受医疗用血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样做,既能帮助别人,也能救儿子。”谭强说。3年来,谭强给儿子换来了免费输血的机会,也为此获得了9张献血证。
儿子曾绝望,要“捐赠器官”
在单秀华眼里,谭希桐是一个懂事、善良的好孩子。他一毕业便打工赚钱;就算患病期间,他也曾工作过;看着父母为了给他治病疲于奔命,谭希桐一度绝望地告诉姐姐,他想放弃治疗,这样父母就不用这么操劳。“如果哪天我不在人世了,你们可以把我的器官捐献出去,也好给其他有病的患者带来活的希望。”
“我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我想送给他一份希望。”抱着这个念头,谭强跟家人商量,不把实情告诉儿子,“我一直告诉他的病是贫血,我怕他一旦知道了,就没勇气战胜疾病了。”每次带儿子去医院,谭强总是提前跟医护人员商量好,让大家一块儿帮他编织这个谎言。谭强考虑到儿子躺在病床上全身无力,无法接触报纸和网络,才安心让记者来采访的。
谭强告诉记者,就算儿子一直这样,他还会义无反顾地去为他献血。然而严酷的事实摆在谭家人面前:住院治疗远远不仅是血钱这点费用,这让身欠数万元外债的他们难以负担,谭希桐下一步即将面临断医断药的危险。如果您想帮助谭强、谭希桐延续这段父子情缘,请拨打本报帮助热线:15904119599,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