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恶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济南血液病医院专家将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点击此处立即咨询
恶性贫血又称为巨幼红细胞贫血,在我国比较少见,病因常由妊娠、哺乳、胃吸收不良、营养不良或口服叶酸拮抗药所致。恶性贫血起病缓慢。症状开始出现时患者大多已年逾40岁,30岁以下者罕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胃肠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
恶性贫血属于核成熟障碍型贫血三组中的一组,国内少见,本病的基本缺陷在于胃内因子分泌障碍。胃内因子产生于胃体和胃底,这是一种胃粘蛋白,有加速维生素B12在小肠粘膜吸收的作用。因此本病患者存在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产生维生素B12的相关临床表现。胃内因子缺乏的发病机制尚待阐明,可能与遗传或自身免疫因素有关。
恶性贫血的发病机理目前多认为是遗传因素和自体免疫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恶性贫血的基本缺陷是因胃粘膜永久性的萎缩,不能分泌内因子。由于缺乏内因子,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不能被吸收。
遗传因素:恶性贫血的发生与种族和遗传显然有关。诸如①本病最多见于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人,特别是瑞典中部的人;②恶性贫血患者血型属于A型者比其他型者多;③约有10%病人,其同一代或不同代的家族中患有同病者超过1人;在家族中有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低于正常,血清或胃液中有自抗体及患有其他自体免疫疾病的发病数都比一般人高。自体免疫因素:恶性贫血病人同时患有其他自体免疫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及桥本氏甲状腺炎者较多见。很多患者的血清及胃液中可查出胃的自抗体,如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抗内因子抗体等,这些抗体可直接引起胃粘膜萎缩和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这种胃粘膜萎缩,一般指慢性萎缩性胃炎,范围广泛,而在胃的体部最显著,在胃窦部改变较少。胃粘膜萎缩处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组织学切片显示主细胞和壁细胞几乎完全消失,常常变成象小肠的上皮细胞。由于这些细胞的萎缩,内因子及盐酸的分泌均不存在,胃蛋白酶的分泌显著减少。注射组织胺或胃泌素也不能使胃液中出现盐酸。尿中尿胃蛋白酶的排泄显著减少。血液中胃泌素的浓度增高。 (推荐阅读:》》镰状细胞贫血能治好吗)
治疗贫血 济南血液病医院专家为您推荐三步益气补血疗法
济南血液病医院的三步益气补血疗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三步到位,治疗各种贫血,疗效有保障。经临床实践,该疗法能够有效治疗贫血。一般三个疗程患者基本康复。
好消息公益基金援助活动开始了! 免血液病名医堂专家挂号费!免床位费!部分检查项目半价!网络咨询免费预约!100名援助对象,全部费用减免10%-20% 点击此处立即咨询
通过以上对恶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的介绍,相信大家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专家提醒大家,一旦确诊患有贫血就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贫血的知识,欢迎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全国免费健康咨询热线:400-6780- 120咨询,与我院血液病专家在线咨询。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