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贫血先查原因 别忙着补血
一些人对贫血的认识有误区,认为贫血都是缺铁造成的,只要补足了铁,就能达到补血的目的。还有一些人认为,适当地吃一些补铁营养品就能预防贫血,或者把贫血当成亚健康。也有人认为贫血就是血液病。
贫血虽然是血液病患者常有的症状,但不等于就是血液病,血液病也不都有贫血。贫血可以由血液病引起,也可能由其他非血液系统疾病所致。其实贫血是一种临床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很多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贫血的发生。
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110g/L,孕妇100g/L。
正常人的生命过程中,外周血液里始终保持有大量成熟的血细胞。这些细胞能不断产生、衰老及死亡,这种连续不断地新陈代谢保证了血液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造血组织产生血细胞后,细胞要经过分化、增殖、成熟和释放的过程。如果造血这个流水生产线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故障都会产生贫血。总结起来,贫血大致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就像所有的植物生长一样,需要种子、土壤和肥料。我们人体红细胞的“种子”是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祖细胞,如果种子质量或者数量出现了问题会引起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和一些血液遗传性的疾病等。此外,培育种子的“土壤”——造血所需要的微环境也会影响红细胞生成。这些土壤里有什么呢?就是造血需要的骨髓基质、基质细胞以及细胞因子。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也可能受到损伤,例如骨髓坏死、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髓、骨髓炎等。很多肿瘤或者病毒感染也可以破坏造血过程而导致贫血。有了种子,有了土壤,那缺少了肥料,庄稼同样长不好。造血同样需要“肥料”——一些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等)、微量元素(铁、铜、锌等)。这些“肥料”如果缺乏同样会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像我们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就属于这类。
●红细胞破坏过多正常红细胞有120天的寿命,但是如果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就可能造成的一种叫做溶血性贫血的疾病,导致贫血发生。
●红细胞丢失过多凝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血友病和严重的肝病等,外伤,肿瘤,结核,消化性溃疡,痔和妇科疾病等均可引起慢性失血,而最终导致贫血。
总之,贫血的发生可以由很多疾病引起,不能单一认为就是缺铁或者只有血液系统疾病才可以引起贫血。
贫血不仅仅会导致头晕、乏力、消瘦,还会影响到内脏各个器官的健康。病程比较长的严重贫血患者还会出现心肌营养障碍,从而危及生命。贫血还可能造成大脑缺血,危险程度也很高。此外,贫血也会引起理解力、注意力、逻辑力、记忆力全面下降,还可以影响睡眠。
骨髓穿刺是诊断血液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以及部分贫血都需要作骨髓穿刺来明确诊断。有些病人或家属误以为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会损害人体精髓伤害元气,往往不愿做骨髓穿刺,从而失去了早期诊断的机会,延误治疗。
事实上,骨髓穿刺抽取的骨髓量很少。一般为0.2~0.3克,而正常成人骨髓组织的重量为1600~3700克,因此骨髓穿刺检查所抽取的骨髓量与人体骨髓总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骨髓穿刺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贫血了就应该补血。实际上,对于贫血的纠正最关键的不是着急补血,而是找到病根儿。如果舍本逐末一味地补血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延误最佳治疗。如果不治疗基础疾病,单纯地补充营养保健品很难根治贫血。如果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喝浓茶、节食减肥等)引起的则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患者应先去正规医院检查,诊断明确之后再进行积极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