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放射性皮炎

发布日期:2014-11-17 05:01:39 浏览次数:1595

放射性皮炎

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均可使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它们对生物组织损伤的基本病变是一致的,即细胞核的DNA吸收了辐射能,导致可逆或不可逆的DNA合成和细胞分化两方面的影响,由此引起细胞基因信息的变更。由于这些基本病变而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表现为可逆性的毛发脱落、皮炎、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皮肤萎缩,皮脂腺、汗腺的毁灭和永久性的毛发缺失,以致放射性坏死,继之形成溃疡。小剂量辐射对皮肤的影响是隐匿和蓄积的。损害发生的迟早及轻重与放射性的性质、剂量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放射性皮炎

1、急性放射性皮炎

往往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剂量不很大也可以发病。潜伏期因放射线的剂量和各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长短不定,约8~20d。可分成三度:

第一度:初为鲜红,以后呈暗红色斑,或有轻度水肿。自觉灼热与瘙痒。3~6周后出现脱屑及色素沉着。

第二度:显著急性炎症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有光泽,有水疱形成,疱破后成糜烂面。自觉灼热或疼痛。经1~3月痊愈,留有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等。

第三度:红斑水肿后迅速组织坏死,以后形成顽固性溃疡。溃疡深度不定,一般可穿通皮肤及肌肉,甚至骨组织。溃疡底面有污秽的黄白色坏死组织块。自觉剧痛。很难愈合,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毛细血管扩张。损害严重者大血管闭塞,肢体发生干性坏疽。在溃疡和瘢痕上可继发癌变。

二、三度可伴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慢性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首饰

多为长期、反复小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或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转变而来。潜伏期自数月至数十年。炎症表现不显著。由于放射线破坏皮脂腺、汗腺、毛囊以及甲床生发层细胞而致皮肤干燥、粗糙、皲裂,毛发脱落,甲色暗晦,出现纵嵴、色素沉着及增厚,甚至脱落。甲皱微循环改变,可见管襻异常及毛细血管血液粘滞。病理学特征为显著的增生和变性改变,并且有持久性、反复性和区域性等特征。皮肤损害部久之可继发鳞癌,少数可为纤维肉瘤

放射性皮炎

放疗是恶性肿瘤治疗常用的一种手段,在长期放射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经长期放射线照射、刺激,即可出现局部皮的肤炎性反应,红、肿、热、疼、严重者可出现皮肤破溃、甚至达肌层,疼痛难忍,不能入眠,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作者治疗及护理骨肉瘤放射性皮炎病例,疗效显著,给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人性化关怀的目的。病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病例介绍: 患者、女,56岁,右下肢股骨软组织肉瘤术后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大面积的放射性皮炎(该病人是过敏体质),即皮肤破溃,疼痛难忍,不能入眠,因此不能继续治疗,护理要求保持局部干燥、多暴漏、防磨檫及保持完整性等。如图一:

2物品准备 碘伏、氧气、庆大霉素2支、无菌油纱多块、无菌纱布、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1支、无菌换药碗一套、绷带、胶布、治疗巾一块。

3处理方法 给碘伏消毒、氧气吹干(湿化瓶内不加湿化液)、庆大霉素原液冲洗、碘伏油纱覆盖包扎,如渗出物较多随时更换敷料,如渗出物不多可隔日一次或隔两日一次。

4效果评价 通过此上方法,给碘伏消毒、氧气吹干、庆大霉素原液冲洗、碘伏油纱覆盖包扎,症状明显好转,疼痛减轻能安静入眠。

5护理措施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射线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而切对正常组织及全身也有同样的杀伤作用,因此,对做放射治疗的患者不仅要做好放疗前、中、后的护理,同时也要做好对放射治疗所产生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工作。

5.1放疗前的护理 在放疗前首先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如其出现紧张、恐惧严重时可给予心理指导,使其对放疗有所了解,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其次改善全身情况,注意营养调配,改善局部情况,避免局部感染。

5.2放疗中的护理 肿瘤病人放疗中常出现疼痛、出血、感染、头昏、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对症处理。注意调整治疗方法及剂量,尽量保护不必照射的部位,同时给予镇静剂,维生素B类药物。充分摄入水分,从而达到减轻全身反应及避免局部放射损伤的目的。在放疗过程中,注意经常观察血象变化,如白细胞低于3.0×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应及时查找原因,或暂停放疗,给予综合治疗。如出现放射性皮炎应极时处理,效果不佳者根据情况必要时停止放疗,按本文治疗方法处理。

5.3放疗后的护理 照射后的局部皮肤要保持清洁,避免物理和化学刺激。尽量减少治疗局部的摩擦,患者内衣应柔软、纯棉布料、衣领及衣边不要过硬,以免刺激局部皮肤引起溃疡。照射后的皮肤,因受放射性损伤,抵抗力减低,易继发感染,所以要根据不同放疗部位加以保护。对照射过的原发肿瘤部位不可轻易进行活检,如皮肤癌,局部如破溃可造成经久不愈的创面

6讨论 放射性皮炎是恶性肿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出现此症状可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因皮下神经末梢较多,对疼觉敏感度增加,可出现疼痛难忍,不能入眠,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使治疗不能继续进行,即可威胁病人的生命。通过此上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作者认为治疗效果显著的合理原因有以下几种:碘伏消毒:可起到消毒灭菌、保持局部不被细菌感染;庆大霉素创面喷洒:可预防感染、达到消炎、杀菌目的;氧气吹创面:可增加局部溃疡面接收大量高浓度氧气,可保持局部足够的氧气,延缓溃疡发生,处进溃疡愈合;碘伏油纱:可保护创面湿润,软组织在湿润生长,减少神经末梢干燥引起的疼痛,达到消毒灭菌于外界隔绝的目的。如出现放射性皮炎通过此上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治愈,减少病人的痛苦,也可继续治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缓生命,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