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的治疗
目前治疗特应性皮炎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其中非药物治疗有:①尽可能地去除特应性触发因素,例如保持干净没有灰尘的环境,去除饮食中食物变应原。如日本新近年开发的用超高密度编织技术制成防尘螨寝具,与普通寝具相比能使尘螨数量减少90% ;②避免搔抓,适当沐浴和使用润肤剂。教育患者及患者家长,尽量避免搔抓,可轻轻拍打瘙痒的患处。每天用温水沐浴一次并应用数次润肤剂,可保持皮肤水分,防止皮肤干裂。软膏的封包性及疗效优于乳膏和洗液,因而成为更好的治疗选择。润肤剂对于特应性皮炎(湿疹)的治疗非常重要,它能帮助皮肤屏障的恢复,减少对局部外用激素的需求,还可以缓解与特应性皮炎(湿疹)相关的瘙痒感,保持皮肤水分。③紫外线和光化学疗法。UVA光化学疗法(PUVA)能抑制细胞的增殖与活化、调节免疫、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可用于严重患者。但对于儿童及重度泛发性患者应限制使用PUVA疗法。
药物治疗主要分为外用和内服两种。①含激素的外用药膏:能有效地控制皮肤炎症,所以多年来广泛地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和其他免疫性皮肤病。由于激素类药物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及强度,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皮肤患病部位、症状的严重性等,决定使用哪一种药物最为有效和合理。所以,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使用不当或长期外用激素会引起各种副作用,如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皮肤抵抗力变弱使其容易受细菌感染。倘若机体吸收过量的激素,可能会影响肾上腺分泌、削弱抵抗力,导致骨质疏松,甚至会抑制儿童生长发育。若在眼部四周使用激素的话,还可能造成白内障和青光眼,所以使用时要加倍留意。②不含激素的外用药膏:在过往50年里,一般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的外用药物不外乎是一些含有激素成份的药膏。而非激素的外用免疫调节剂被誉为1952年氢化可的松问世以来皮肤科治疗领域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两岁或以上的患者。这一类新型外用免疫调节药物不但可有效控制炎症,更因不含激素而不会引致皮肤变薄等副作用,但有部份患者在使用后的最初几天会出现短暂的一过性灼热感或瘙痒,不过这些刺激感程度较轻,且这些症状会随着病情的改善而迅速减轻或消失。③口服、注射激素:对于一些病情特别严重的特应性皮炎(湿疹)患者,若局部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时,医生会使用口服甚至注射激素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是强的松。④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分为口服和外用两种,如皮炎发作时伴有皮肤细菌感染,应根据状况使用抗生素治疗。⑤抗组胺药物:能起到镇静和减低皮肤瘙痒程度的作用。传统的抗组织胺药会令人昏昏欲睡,因此可在睡前服用,帮助睡眠及减少患者晚间搔抓患处。⑥其他药物,当上述治疗都无效时,医生可能会使用全身性免疫抑制药物,如环孢素、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但这一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包括高血压、恶心、呕吐、头痛、刺痛或麻痹,并可能增加患癌及感染的机会。由于口服或注射用的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有较多副作用,所以只有在病情严重、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才使用,且使用的时间也不能过长。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