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概述前列腺炎的分类都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4-11-22 00:15:05 浏览次数:1595

与其他很多病症一样,前列腺炎分有很多的种类。那么都有哪些类型呢?下面详细的说明一下:前列腺炎治疗分析类型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ABP。起病急,可表现为突发的发热性疾病,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血液或/和尿液中的细菌培养阳性。

前列腺炎I型诊断: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检和血、尿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患者进行直肠指检是必须的,但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进行中段尿培养或血培养。经36小时规范处理,患者病情未改善时,建议进行经直肠B超等检查,全面评估下尿路病变,明确有无前列腺脓肿

诊断前列腺炎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病原因或诱因;询问疼痛性质、特点、部位和排尿异常等症状,了解治疗的经过和复发情况,评价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了解既往史、个人史和性生活情况。

前列腺炎诊断症状(I型):常突然发病,表现为寒战、发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伴有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尿路刺激症状和排尿困难,甚至急性尿潴留

1、EPS常规检查。EPS常规检查在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具有重要价值,通常采用泣涂片法和血细胞计数板法镜检,后者具有更好的精确度。

此外,为了明确区分EPS中自细胞等成分,可对EPS采用革兰染色等方法进行鉴别。

如前列腺按摩后收集不到EPS,不宜多次重复按摩,可让患者留取前列腺按摩后尿液进行分析。

2、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是排除尿路感染、诊断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3、细菌学检查。I型应进行中段尿的染色镜检、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以及血培养与药敏试验。

病毒检测则通常采用前列腺组织培养,或PCR技术。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检测,此外,对于EPS中其他病原体,如真菌的检测方法主要为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分离培养。

5、在部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也会出现PSA升高的情况。尿细胞学检查在与膀胱原位癌等鉴别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其他实验室检查。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出现精液质量异常,如白细胞增多、精液不液化、血精精子质量下降等改变。

通过抗生素和纯中药结合的合理并用,有效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炎应采取综合治疗。急性前列腺炎治疗原则主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伴尿潴留者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口引流尿液,伴前列腺脓肿者可采取外科引流。

一旦得到临床诊断或血、尿培养结果后,应立即应用抗生素。急性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而紧迫的。开始时可经静脉应用抗生素,如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等。待患者的发热等症状改善后,改用口服药物(如氟喹诺酮),疗程至少4周。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应口服抗生素2~4周。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伴尿潴留者避免经尿道导尿引流。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口引流尿液。伴脓肿形成者可采取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经尿道切开前列腺脓肿引流或经会阴穿刺引流。

在抗生素治疗时配合银花泌炎灵片等纯中药治疗急性前列腺炎能够达到标本兼治,防止复发的治疗目的,同时,很多急性前列腺炎患者发病急,症状明显,服用药物后治疗效果明显,此时,往往大意,以为症状消失就是痊愈,而导致前列腺炎治疗不彻底,引发迁延性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所以急性期前列腺炎的彻底治疗不容忽视,必须在症状消失,检查报告正常后,坚持用药,抗生素不适宜长期用药,所以此时主要以银花泌炎灵片坚持治疗,此时坚持治疗一到两个疗程能够有效的清除前列腺内残留菌群,防止复发。同时在治愈后的日子里请坚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感染原因,防止再次感染。

上述为关于前列腺炎分类的简单介绍,希望广大男性朋友能够稍作知晓。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