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家长担心孩子铅中毒 部分医院借机乱开驱铅药

发布日期:2014-11-30 08:40:32 浏览次数:1595

儿童铅中毒问题牵动着越来越多家长的心。记者近日在调查中看到,由于大量医疗门诊使用误差较大的血铅含量检测法,加上医方逐利心重、商家炒作热烈、家长爱子情切,不少孩子依据“虚高”的血铅值,吃了驱铅“冤枉药”。

据内蒙古妇幼保健院铅污染防治门诊专家介绍,血铅检测分“筛查”与“诊断”两种,前者误差大、价格低,几乎大小医院、儿科门诊等都能做,后者仪器昂贵、操作复杂、不普及,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只有一家医疗机构具备条件。筛查多半用“锌原卟啉法”,此法很不可靠,不能作为确诊依据,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禁用。

记者采访中看到,虽然筛查不能确诊铅中毒,但仍有不少医院以此给“中毒”儿童开处方:林林总总的驱铅药、非药物保健品……在呼和浩特市,多半幼儿园招收新生时,把血铅含量作为入园体检的一个常规项目,幼儿们或定点、或就近选择医疗机构体检。调查显示,约1/3的孩子体检后拿到了“铅中毒”的单子和大包小包的驱铅药物。

在呼和浩特市一家权威铅防门诊,记者看到一名幼儿虽然得出血铅值小于10微克/分升的结果,大夫依然开出100多元的排铅药品、保健品。

中华医学会针对儿童铅防治提出,一到三级血铅水平的患者,即血铅小于45微克/分升,应采取非药物驱铅,方法包括经常洗手,定期的家庭扫除,少吃含铅食品等,不建议药物驱铅。盲目使用药物排铅,对于人体损害很大,因为驱铅药物也会将一些有益元素清出体外。

记者采访中发现:有的商家和医疗机构借机大肆炒作“如不防治,20年后中国人平均智力将比美国人低20%”等,造成部分家长“铅恐慌”心理。专家建议,筛查中发现孩子血铅超标后,最好再做一次诊断检测,即使确诊孩子属于铅中毒,也要慎用药物。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