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肾病 沈阳市中医院 北国健康网
沈阳市中医院中医治肾病 多途径给药 2013-12-23 13:36:23 星期一 北国网
手机看新闻,轻松掌握天下!中国移动用户发送LND到10658000;中国联通用户发送DSB到10655800;中国电信用户发送20到1065928036。网上订阅 点击进入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肾功能减损发展至严重阶段的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可以引起多器官受损,包括心、肺、胃肠道、骨骼等,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由于该病病程长,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受到了社会和医疗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期)只能依靠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治疗难度大,危害严重。
多年来,中医对治疗肾病进行了深入探索,在临床中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多途径给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们依靠长期的临床探索,秉持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指导思想,即传统方剂与现代临床研究结合、传统中药药性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合、传统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临床中医用药与西医病理生理结合、临症用药中药与西药结合,治疗上将中医传统辩证充分融入到中医治疗的各个环节中。
中医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定位上涉及五脏,以脾肾为主。因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功能衰退,正气不足,气化不及,升清降浊功能失常,导致无法疏导、转输、运化水液及代谢废物而造成湿浊、瘀血、湿毒等邪实的病理变化。邪实源于正虚,反过来又耗伤正气,导致病情恶性循环,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错杂的复杂局面,最终出现脏器衰竭,进入到尿毒症期。中医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名,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是由水肿、淋证、腰痛等病日久迁延的结果,可呈虚损表现,或呕吐,或尿少尿闭,或呕吐、尿少并见,结合本病的预后,应属于中医“虚劳”、“关格”、“溺毒”范畴。临床上将中西医结合充分运用到治疗中,组成了多种适合的方剂,进行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一时一方,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表现出中医的魅力。通常临床上分为七个证型,即脾肾两虚、湿浊内停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湿浊证、水气证、 血瘀证、风动证,分别采取补脾益肾、降浊、利水、化瘀、熄风等原则进行治疗。临床上对于治疗肾病的研究很多,如:单味中草药研究,中成药的研究,传统中药改为输液剂型的研究,以及重视药物的毒性问题。随着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中医药针对慢性肾衰已不拘泥于辨证治疗,而是辨病、辩证、现代中药药理三者相结合进行论治。依据现代药理研究,摒弃药物的毒性作用,具有靶向性,组成特色方剂,如我们的中药汤剂“芪兰降浊汤”,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医学中的一块瑰宝,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灵枢经》以及《本草纲目》等古代医籍均有记载。发展至清代,出现了中医外治法的专辑《理瀹骈文》,系统的总结了中医外治法的运用及适应症,指出“虽治在外,无殊治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和自我保健法。近年来我们将中医外治法应用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多种给药途径,疗效显著,安全无毒,适用面广。
中药浴足疗法是以中医脏腑、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原则,选择中草药组成适合病症的方剂。煎汤取汁浸浴双足,以取得调节脏腑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研究表明,中药浴足疗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血压稳定,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液黏度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我科中药浴足方剂系由蒋宏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制而成。常用方剂有三个系列15种方剂,依不同疾病、不同辨证、不同季节而选用,为个性化、个体化治疗,水煎后再经矿化、磁化处理。在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方面疗效卓著,深受病友喜爱。
中药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是中医外治法的发展,临床上我们采用大容量透析液恒温导入装置进行肠道清洗、结肠透析、结肠给药,进行综合治疗。作为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后的第三种透析治疗方法,中药结肠灌注透析以其安全、无创、低成本、疗效肯定、适应面广等治疗特点,被愈来愈多的患者所接受,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临床作用。
穴位超声电疗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经络学原理,结合现代电子技术研制出的治疗方法。它通过特殊频率的电波刺激人体的有效穴位,使之与人体的生物电相互作用,从而有效调节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人体免疫系统,促进肾脏功能的修复,是目前非药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先进技术。经临床验证具有明显降低血肌肝、减少尿蛋白、明显改善水肿、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对反复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刺激症(尿频、尿急、尿疼)有较好的效果。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药液调成糊状,或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系受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穴位贴敷疗法“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启发而立。我们以多年中药经验方剂配伍成外用药膏,贴敷于相应的穴位,用以治疗各种肾病,拓宽了中药穴位贴敷的应用范围,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穴位注射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发展,该方法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中药药理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它是在针刺腧穴治疗疾病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选用某些特定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相关穴位,使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作用,发挥其综合效能,以防治相应疾病,提高疗效。
在实际临床中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对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化验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沈阳市中医院提醒您:冬病冬治 穴位贴敷即将开始·沈阳市中医院提醒您:冬病冬治 穴位贴敷即将开始·沈阳市中医院2014年三九贴敷·沈阳市中医院志愿者进社区开展义诊服务·沈阳市中医院“三步疗法”专治脑血管疾病·沈阳市中医院出台关于对部分人群救助医疗的方案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期待清风吹散“房声依旧”·沈一饭店取名“厕所串串” 网友反感·文保志愿者浑南古迹遗址拍记纪实·花千芳《打击谣言怎么成了不让说真话》·慢镜头下旋转摩天轮 绝美令人咋舌·“环球比基尼小姐”古镇秀风采·美摄影师阿拉斯加捕捉绚丽极光·全国火车票退票、改签新规实施·日本科学家研发会说话机器人·纽约内衣大集会庆祝全国内衣日·吐槽不能的牛人神秘技能·大连西山水库现鲤鱼跃龙门景观·送葬车摔下悬崖 儿子儿媳孙媳死亡·脑瘫小胖体重300多斤 消防员上门帮其洗澡·辽宁全省出租车“并客”明年有望合法·沈阳“巨钻”8月浑河边点亮·重庆9名青少年骑摩托车打闹发生悲剧·110幅钢笔画绘出老沈阳风景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