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低枸橼酸尿症形成肾结石

发布日期:2014-10-21 04:39:50 浏览次数:1600

2013-09-24 14:21:16来源:评论:0 点击:

1.概述早在1934年,Boothby和Adams就发现肾结石患者尿液枸橼酸的排泄量减少。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现象被误认为是结石合并尿路感...

1.概述早在1934年,Boothby和Adams就发现肾结石患者尿液枸橼酸的排泄量减少。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现象被误认为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初期,不少学者重新注意到肾结石伴有低枸橼酸尿症的现象。近年来,研究者已经充分地肯定低枸橼酸尿症是诱发尿路草酸钙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已经认识到,15%~63%的肾结石患者伴有低枸橼酸尿症的存在。其中,在10%左右的患者中,低枸橼酸尿症是目前能够确定的体内存在的唯一代谢性紊乱,其余的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着其他种类的代谢性异常。一般来说,正常女性尿液枸橼酸的排泄量比男性的排泄量高,其中,妇女绝经期后尿液枸橼酸的排泄量低于绝经期前。在临床上,女性泌尿系结石患者伴有低枸橼酸尿症的比例较男性患者明显增高。2.病因 临床上能引起低枸橼酸尿症的原因很多(表15),然而酸中毒是导致低枸橼酸尿症最重要的原因。在肠炎和慢性腹泻等情况下,碱性消化液大量地丢失,结果导致了代谢性酸中毒。尿镁排泄的减少使尿液中枸橼酸与镁形成可溶性的复合物减少,促进了肾脏近曲小管对枸橼酸的重吸收。长期应用噻嗪类利尿药会诱发低钾血症和细胞内酸中毒,剧烈的身体锻炼和饮食中钠含量过高也可能导致低枸橼酸尿症的发生。此外,尿路感染时,尿液中的细菌破坏了其中的枸橼酸,同样会出现低枸橼酸尿症。

3.肾小管性酸中毒与磷酸钙结石 肾小管酸化尿液的过程发生障碍时,尿液的pH值升高,尿液中呈二价或三价形式的磷酸根数量增多,使尿液磷酸钙饱和度升高,促使它们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结晶。肾脏排泄酸陛物质减少时,血液pH值下降,肾脏近曲小管对枸橼酸的重吸收过程增强,使尿液枸橼酸的排泄减少,同时伴随有尿钙的排泄增加,这也许是肾乳头钙化的缘故。部分特发性高钙尿症患者往往伴有肾小这也许是肾乳头钙化的缘故。部分特发性高钙尿症患者往往伴有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存在。因此,此类患者主要是出现磷酸钙结石。由于这些患者的高钙尿症是属于特发性的,而并非是代谢性酸中毒的结果,因此,其发病与体内碱性钾盐的丢失无关。相反,另外的一些患者体内存在着肾小管性酸中毒,他们伴随的高钙尿症是体内代谢性酸中毒的结果,而并非属于特发性高钙尿症的范畴。因此,其发病与体内碱性钾盐的过度丢失有关。

尽管可能伴有磷酸钙结石的患者其尿液的酸化作用仍然属于正常的范围,但是,他们当中的多数人都存在着肾小管性酸中毒。在临床上,尿液枸橼酸的排泄量极低(100mg/d),同时伴有24小时尿液pH值6.5时,应该高度怀疑有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存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