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高温季节警惕急性食物中毒

发布日期:2014-11-23 01:35:01 浏览次数:1600

传统的概念认为,凡是吃进了可食状态的含有致病性微生物、生物性或化学性毒物以及动植物天然毒素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均统称为食物中毒

凡是吃了被细菌(如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和它的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是进食了含有毒性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是食物本身含有自然毒素(如河豚、毒蘑菇、发芽的土豆等),由这些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就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个别发病也可见集体中毒(如发生在食堂及宴会上)。这是一种急性食物中毒。慢性食物中毒即以慢性病理状态出现的食物中毒,包括致畸、致突变、致癌和蓄积中毒等。本文主要讨论常见的急性食物中毒。

急性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食物中毒的分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日本喜食生鱼片,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特别是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皮蛋后发生的食物中毒后果严重。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吃了有毒的动物或动物器官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河豚鱼和鱼胆中含有毒素,不能食用。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四季豆中毒、毒蘑菇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中毒者的不良后果非常重要。

五、化学性食物中毒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食物中毒的初期症状

农药有机磷中毒中毒后流口水、瞳孔缩至针尖大小。如果吃的蔬菜上的农药残留过多,没有泡干净,可能会引起中毒,所以在吃菜时最好泡十分钟,既可清除农药,蔬菜的营养也不会流失。

亚硝酸盐中毒中毒后口唇青紫、血液中亚硝酸盐浓度很高。亚硝酸盐中毒多为不法食品商在食物中加入含亚硝酸盐高的不合格食盐引起。在腌腊制品、常温下存放过久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也较多。吃进亚硝酸盐不仅可产生急性中毒症状,还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

肉类中毒主要是肉类变质产生肉毒杆菌中毒,食用畜禽肉类易发生沙门氏菌、变形杆菌中毒,属于神经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剧烈、恶心呕吐。一般过期变质的肉食品容易引起中毒,故凡是发现外形鼓起来的罐头,绝对不能食用。

海鲜类中毒是一种叫“吞噬盐杆菌”的病菌造成的,中毒后上吐下泻,因此食用海鲜一定要新鲜,要煮熟,切不可贪图其“鲜”而带菌食用,导致吞噬盐杆菌中毒。

食物变质或污染中毒食物极易变质污染,比如食用剩米饭、蛋糕等易发葡萄球菌肠毒素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中毒后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症状。

学会辨认食物中毒的最初症状十分重要,一旦发现,要赶快将病人送到就近的医院抢救,避免因贻误治疗时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夏秋天,气候炎热,是食物中毒的多发期。此季节常见食物中毒有:

是人们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这类食物中毒的特征主要有:

(一)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般以5-10月份最多。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气温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内人体防御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和蛋类等;少数是植物性食品,如剩饭、糯米凉糕、面类发酵食品等。

(三)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儿童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急性胃肠炎症较严重,但此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较低,愈后良好。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腹泻一天几次到几十次不等,多数是稀水样,个别人大便中有脓血、粘液等。此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说话及呼吸困难中毒严重的人,可因腹泻造成脱水、休克、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夏秋季炎热气温高,如果剩菜剩饭放置时间过长,吃时又没有进行高温热透,很容易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同时,一些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并大量繁殖,导致食品变质引起中毒,特别是豆制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容易污染。

为避免发生食物中毒,食品最好购买当天生产的;饭菜吃多少做多少,最好不剩菜剩饭,冰箱储藏的食品吃时一定要再加热。

预防食物中毒,要特别注意冰箱卫生。如冰箱使用时间过长,又没有及时清洗消毒,很容易滋生细菌,储藏的食品受到细菌污染,吃后造成食物中毒。

夏季是出产野菜和蘑菇的季节,容易误食某些含有毒成分的植物,如野菜、野蘑菇等造成中毒。夏季到山区郊外旅游,经常会遇到一些野菜、野蘑菇等野生植物,由于旅游者不能辨别出哪些有毒哪些无毒,误食后很容易中毒。

特别是雨季时,郊区山野的野菜、野蘑菇等正生长旺盛,出门旅游的时候,不了解情况,不要随便采摘野菜、野蘑菇,更不要入口,以免造成食物中毒。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尽快采取措施。

一般的食物中毒,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少数由含有毒物质(有机磷、砷剂、升汞)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毒鱼)等引起。发病一般在就餐后数小时,呕吐、腹泻次数频繁。如在家中发病,就视呕吐、腹泻、腹痛的程度适当处理。

1、由于呕吐、腹泻造成体液的大量损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状,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这时,应大量饮用清水,补充液体,尤其是开水或其他透明的液体,可以促进致病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的排除,减轻中毒症状。

3、腹泻是肌体防御功能起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释放的肠毒素,故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应立即用止泻药。特别对有高热、毒血症及粘液脓血便的病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5、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容易刺激肠胃的食品。

当然,食物中毒后最重要的是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黄花菜,又叫萱草、金针莱,味道鲜美,许多人在煲汤烹制木须肉等莱肴时都喜欢放一些,以增加菜的清香,大多数家庭都是从市场上购买干制品,人们可以放心食用。许多菜是越新鲜越好,但是黄花菜恰巧相反,吃鲜黄花菜可能引起中毒。

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它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毒性很大的二秋水仙碱。二秋水仙碱刺激消化、呼吸系统,引起恶心、呕吐、口干舌燥、腹泻等中毒反应。黄花菜在干制过程中,所含的秋水仙碱已被破坏,因此,食用干黄花菜不会引起中毒。一旦发生食鲜黄花菜中毒,可先催吐、导泻,然后送医院治疗。

四季豆因地区不同又称为豆角、菜豆、梅豆角、芸扁豆等,是人们普遍爱吃的蔬菜。但因烹调方法不当,食用四季豆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吃四季豆中毒叫“毒扁豆碱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血细胞增高。生四季豆中的毒素耐热,故使用急火炒或凉拌的四季豆发生中毒者较多,而食用煮熟、闷透、色变的四季豆就不易中毒。

四季豆中含有一种叫皂素的生物碱,这种物质对消化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会引起胃肠道局部充血肿胀及出血性炎症。此外,皂素还能破坏红钿胞,引起溶血症状。皂素主要在四季豆的外皮内,只要加热至100℃以上,使四季豆彻底煮熟,就能破坏其毒性。土豆也是因含有毒的生物碱而引起食物中毒。加温可将生物碱破坏,避免中毒。

四季豆和土豆中毒的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中毒症状主要为胃肠炎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无脓血的水样便。呕吐少则数次,多者可达10余次。多数中毒者有四肢麻木、胃烧灼感、心慌和背疼等感觉。此外还有头晕、头痛、胸闷冷汗畏寒等神经系统症状。

四季豆和土豆中毒的处理方法如下:(1)轻症中毒者,只须静卧休息,少量多次地饮服糖开水或浓茶水,必要时可服镇静剂如安定、利眠宁等。(2)中毒严重者,若呕吐不止,造成脱水,或有溶血表现,应及时送医院治疗。(3)民间用甘草、绿豆适量煎汤当茶饮,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四季豆和土豆中毒的病程较短,一般在1~2天内,甚至数小时内就可恢复健康。

毒蕈俗称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的外形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我国所见的毒蕈约有80多种,分布范围很广,其中含剧毒能致人死亡的有10多种,以毒性很强的红色捕蝇蕈及白帽蕈为多见。

在等待救护车赶到现场期间,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

此外,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