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物中毒高发 腌制品惹祸多
新闻背景:据媒体报道,6月10日、6月11日,东莞食药监局先后接报东莞高伟光学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三厂集体食堂发生部分员工食物中毒事件,上百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经查为食物保存不当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6月13日,四川眉山一学校300余名学生集体腹泻入院,最终确定为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6至9月是食物中毒高发期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据卫计委网站消息,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4起,中毒755人,其中死亡1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而根据食物中毒发生场所分析,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均为最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王孟春介绍,每年6-9月份由沙门氏菌污染食品造成的食物中毒较多,常常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还可能威胁生命。因为沙门氏菌不分解蛋白质,所以食物即便是被污染也没有直观的表现,人们不是很容易分辨。
咸肉、腌鱼也需煮透杀菌
预防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消毒很重要。可是有不少人对食物消毒存在种种误区,比如:认为细菌怕盐,所以咸肉、腌鱼等就不用消毒。实际上,沙门氏菌能够在含盐量高达10%-15%的肉类中生存2-3个月。因此,食用腌制食品时,也需要严格消毒。沙门氏菌不耐热,55℃时一个小时、60℃时15-30分钟即被杀死。家庭存放、加工食物时一定要生熟分离。
四季豆、生豆浆得烹制熟透
除了细菌性食物中毒外,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在家庭中也经常发生。常见的“有毒”食物如四季豆、扁豆等豆荚类食物,及鲜黄花菜等,烹调时最好先在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生豆浆烧煮到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这是“假沸”现象,加热不彻底可造成中毒。因此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沸腾5分钟左右。发芽的马铃薯、青绿色的番茄含有较高龙葵素,有毒不宜食用。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金枪鱼、秋刀鱼、竹荚鱼、沙丁鱼等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不新鲜时会引起中毒。食用鲜、咸的青皮红肉类鱼时,烹调前应去内脏、洗净,切段后用水浸泡几小时,烹调时放醋,可以使组胺下降。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唐子匀摄影王伊西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