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2012年第二季度全国2227人食物中毒 死亡31人

发布日期:2014-10-24 06:28:18 浏览次数:1600

(一)第二季度,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70.9%,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等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主要中毒原因为毒蘑菇、野生蜂蜜、未煮熟豆浆、未煮熟四季豆、发芽马铃薯、苦瓠子、草乌、藜芦等中毒。4起化学性食物中毒均为亚硝酸盐中毒

(二)第二季度,按食物中毒场所分析,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其中,有毒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3起,死亡16人;亚硝酸盐中毒事件2起,死亡3人;不明原因食物中毒事件1起,死亡2人。

(一)进入夏季,食品容易发生污染和变质,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各地卫生部门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饮食结构和卫生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开展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方法。

(二)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在夏季高发,也是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点地区要针对当地群众采食野生植物和蘑菇的习惯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识别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的能力,防止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同时,要大力宣传食物中毒自救互救措施,以降低病死率。

(三)进入夏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受灾地区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加强对公共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工作,有效预防灾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暑假期间,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要加强预防儿童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儿童自行采食野果等导致的中毒事件。9月份开学后,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易呈高发态势,各地卫生部门应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指导,有效防控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