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方式暗藏新杀手食物中毒日趋现代化
东北网哈尔滨8月2日电“非典”以来,人们的卫生习惯更趋良好,但入夏以来,食物中毒病例在哈市各医院还是时有发生。医生分析认为,食物中毒患者之所以屡见不鲜,是因为人们还是用老眼光、老观念看待食物中毒问题,以为只要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细菌的媒介,不吃变质的食物,搞好食品卫生就会远离食物中毒。殊不知,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也是根据时代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换的,正在变得越来越“现代化”。
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因食用瓜果蔬菜导致致病菌感染、寄生虫侵袭的病例明显减少。但是,因农药、激素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农用化学品导致的食物中毒却多了起来。
近日,一位老奶奶在早市买了些翠绿鲜嫩、顶花带刺的黄瓜回到家里,起床晚了的孙子来不及吃饭,便抓起一根黄瓜来不及清洗就边走边吃往学校跑。结果,没等上完一堂课,孩子就因上吐下泻被送到了哈医大一院。经医生检查,他是吃了表面残留农药的黄瓜引起的化学性食物中毒反应。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晚上,一位白领女士下班回家,看见母亲买的西瓜冰镇在冰箱内,就拿出来一口气吃了几块。还没等吃晚饭,她就开始呕吐、泻肚,近半夜时竟休克过去。经医生诊断发现,罪魁正是西瓜中的化学药剂。据医大一院杨春珠教授介绍,近年常有因吃了含有激素和剧毒农药的西瓜引起食物中毒的患者。一般带有激素和农药的西瓜,从外表看西瓜皮上的条纹黄绿不均匀,从里面看瓜瓤比较红,但瓜子却是白色的,而且吃起来没有甜味。
家长因为宠爱独生子女,任由孩子无节制吃喝发生食物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据黑龙江省红十字医疗康复中心门诊内科医生高冬介绍:一个6岁男孩爱吃橘子,家长认为橘子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就成箱地为儿子批发橘子,结果孩子因吃橘子过量患上了“叶红素皮肤病”,腹痛腹泻不得不到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一个10岁的女孩特别喜欢吃荔枝,她的妈妈就买了一兜子回来让女儿尽情享用。进食大量鲜荔枝的女孩突然出现低血糖症状,脸色苍白、心慌、冒冷汗,送到医院,看着女儿痛苦地接受催吐、洗胃处置,做妈妈的后悔得直流眼泪。
高冬医生说,家长宠爱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应多方面了解一些食品知识。除一些水果吃多了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外,再如孩子爱吃的泡泡糖,其中的增塑剂含有微毒,其代谢物苯酚也对人体有害;有的孩子爱喝饮料,选购时一定要认真查看饮料是否新鲜,有没有沉淀、漏气等;对可乐饮料还要限制饮用量,因为可乐饮料中含有的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儿童抵抗力和解毒功能弱,所以不宜多喝。
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宋光副教授就所收治的食物中毒患者进行分析时发现,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对一些新家用产品使用不当,反而增加了食物中毒的机会。
现在冰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储存食物的好帮手,人们习惯于将剩饭剩菜放在冰箱中。但冰箱不是“保险箱”,它只能用低温减缓微生物的滋生,若不对冰箱进行定期清理,或在冰箱里塞过多的食物,造成冰箱内冷空气无法正常循环,食物也会腐烂变质。曾有不少病人就是因为把剩饭菜放在冰箱内,下顿饭时用蒸汽锅一蒸以为没事,结果吃完后发生了食物中毒反应。
此外,微波炉也时常成为食物中毒的帮凶。一些人图省事,常常将微波炉当作热饭机,将食物放里转两圈,没等加热均匀就半温不热地端上桌饱餐,使一些致病菌由口而入,导致食物中毒。
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许多家庭备有各种消杀药品,结果因保管不当,反而发生一些误服现象,造成食物中毒。医院经常收治一些这样的患者,有的是误喝了用矿泉水瓶装的灭蝇剂,有的是误喝了过氧乙酸,有的是将有毒物质当作调味品误服等。
此外,现代人常常在工作之余相约畅饮,这就容易造成宴会型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人们玩乐时挥汗如雨,使胃酸减少,机体杀菌的第一道关卡松懈,加上疲劳困倦,人体免疫功能失调,也易发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