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小心食物中毒
6月12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公司职员170余名员工在进食了一酒家供应的午餐之后,有40多名员工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
广东省中医院消化科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北平说,在气候炎热的季节发生肠道传染性疾病较多。一是细菌在温度较高时繁殖快,二是
人们此时进食较多的生冷、凉拌食品,这类食物很容易被细菌污染。
开胃菜易污染
最近,在消化内科常见的肠道疾病有急性肠胃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等,都是因为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黄小姐想让家里人开开胃,特意在超市里买了凉拌海带、凉拌鲜笋给晚餐加菜。结果一家人吃了凉拌菜之后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
处方:吃下含有细菌的食物后并不是人人都会染病,因为胃液是一种杀灭细菌能力很强的酸性液体。但是,夏季细菌繁殖快,加上喝水多,胃酸被严重稀释,因此夏季是感染肠道疾病的高发期。
一些食品被细菌污染后,在外观、气味上并非有所改变,所以不能仅以食品腐烂、变味来判断是否能够食用。为避免肠道疾病的发生,张北平提醒,少吃生冷食物。吃水果前要洗净。做凉拌菜时,菜要洗净,最好在开水中焯一下,也可多放一些蒜和醋。
熟食未加热也成隐患
张北平说,一般引起食物中毒的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其次为豆制品和凉拌菜。原因就是食品被细菌污染后在食用前未彻底加热。
李小姐每天买一杯豆浆做早餐。前天她照例买了一杯,刚喝两口便发现有股馊味,不敢再喝。谁知中午便频繁上厕所,一连腹泻了好几天。
处方:生的肉、乳、蛋、蔬菜等不可避免带有各种细菌,须彻底熟透。夏季的剩饭剩菜容易被细菌污染,最好不要吃,否则一定要加热透再吃。
电冰箱肠炎有增加
张北平说,近年来,一种名为耶尔赞氏菌肠炎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这种耶尔赞氏菌在低温环境中仍生长活跃,而且在0℃以下可滋生繁殖。若经常食用未加热处理的冷藏食品,就可能发生“电冰箱肠炎”,如出现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厌油腻、乏力。严重者还会出现畏寒、发热,甚至导致中毒性肠麻痹。
处方:大部分细菌适宜的繁殖温度在37℃左右,在10℃以下,绝大部分细菌繁殖缓慢。因此,冰箱贮存的食物只能延缓细菌的繁殖生长。一些致病的细菌,如李斯特氏菌、耶尔赞氏菌等能在4℃左右缓慢繁殖,所以冰箱并非保险箱,在冰箱冷藏室内(4-10℃)保存的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周,熟食品最好放在加盖的容器内,食用前必须再次加热。
冰箱内的食物应先储先用,定期清理,保持清洁卫生。冰箱内食品储藏量不宜过多、要留有空间,以便冷空气对流畅通。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