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未生育肾病女患者屡被遗弃 肾炎不是生育禁区

发布日期:2014-10-12 08:48:08 浏览次数:1595

近年来,肾病妈妈拼死产子的消息屡见报端,在感动于母爱伟大之余,也有人疑惑:受损的肾脏能顾得了胎儿?是不是在乱来?

的确,肾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对女性而言,患病后肾功能受损,清除自身的有毒代谢产物尚且困难,如何负担得起腹中胎儿的发育需要?因此,长期以来,肾病尤其是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被当成生育禁区,这一观念在社会上深入人心。

由于不能生育,相当多的女患者遭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的对待。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未婚、未育女患者因得了肾病,遭男友、老公遗弃。即使侥幸怀孕,妇产科医生以及患者家人往往劝患者流掉孩子,保住性命。

然而,女性的天性令许多人渴望冒险一试,曾经有患者流着泪告诉记者:此生最大的愿望是当妈!只要能生个健康的宝宝,我死了也愿意!

肾炎对男患者的生育影响不大,主要对女性有一定风险。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史伟教授指出,随着胎儿长大,母亲的负担很重,有些人在怀孕过程中因身体无法耐受,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最终选择终止妊娠。有些妈妈产子后,肾功能进一步受损,尤其是狼疮性肾炎的女患者,如果不经过干预,怀孕后会导致病情恶化。

史伟指出,过去因认识不足,药物等干预手段不多,因而禁止肾病女患者生育。现在有了既控制病情又不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肾炎不再是生育禁区,包括IgA肾病和狼疮性肾炎患者都可以生孩子。目前仅他在门诊就接诊了多名患有狼疮性肾炎的孕妇。

不过,他强调,肾病患者不可盲目生子。首先应进行规范治疗至少两年,待病情稳定后,经肾内科医生评估,再考虑造人。整个妊娠过程,必须由医生全程监控。接受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在肾功能差的情况下,仍不可生育。

血清肌酐值是衡量肾脏功能的一个主要指标。一般来说,血肌酐水平越高,说明肾功能越差。然而,在肾病门诊,常有这样的病人:年年体检血肌酐都提示正常,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血肌酐升高,并检出蛋白尿,此时肾脏功能已损失50%。这不奇怪。血肌酐不是一个敏感的指标,有不少病人已经损失了四成的肾功能,血肌酐还是在正常范围。如果患者同时查尿常规,会发现血肌酐虽然正常,但尿里逐渐出现蛋白。史伟说,只要血肌酐值正常,肾脏就没事是误解。

门诊发现,许多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并不多,也没有出现水肿。史伟说,蛋白尿提示出现了炎症性肾损害,而极少数特殊类型的肾脏病往往没有蛋白尿。例如中老年男性高发的缺血性肾病,由于动脉硬化,患者主要表现出的是绞痛、心梗等症状,其实肾动脉血管也已出现硬化,并发展为肾动脉狭窄。由于供血少,肾功能刚开始受损时血肌酐没有上升,也没有蛋白尿。

青少年多见的遗传性疾病多囊肾,在患者四十岁上下会出现明显的肾功能受损,在发病前也没有蛋白尿。此外,高血压导致的早期肾损害,仅靠尿常规也难及早发现。

史伟呼吁,体检中应同时检查血肌酐值和尿常规。血肌酐值正常,还应该确认是否有蛋白尿,两者均无,才可以放心。

体检突然查出有蛋白尿,有些市民担心尿里损失的蛋白太多,营养不够会加重病情,于是吃蛋白粉进补防病。吃蛋白越多,尿里丢得也越多。史伟指出,这种误解相当常见,其实吃蛋白粉无法阻挡肾病的进展,反而越吃蛋白,越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和损害。

医生常建议有肾病风险的市民坚持低蛋白饮食。许多人觉得坚持低蛋白饮食就是不吃肉和海鲜,其实鸡蛋、牛奶、豆浆里都含有蛋白,多吃也不行。应该总体评估饮食中蛋白摄入量是否过高。另一方面,低蛋白饮食不代表绝对封杀蛋白。肾病患者也要适量摄入蛋白,但必须由医生来制定营养处方,想吃什么不能自作主张,或者跟着病友的食谱走。

专家表示,要想肾健康,根本之策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方式。

首先要管住嘴。长期摄入高蛋白,会使肾脏不堪重荷。经常喝广式老火靓汤,因嘌呤摄入过量,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进而伤及肾脏。

要预防马兜铃酸性肾病,避免服用马兜铃、斑蝥、雷公藤、钩吻、关木通、山慈姑、山豆根、鱼胆、泽泻等肾毒性传统药物。

此外,还要防范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连锁反应,例如近年来引发肾病年轻化趋势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链球菌等细菌、病毒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对于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IgA肾炎,更要警惕感冒导致病情加重、复发。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