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手足口病死亡1例
死者为一名并发肺水肿和脑膜炎症状的5岁女孩,本月9日后全市监测样本过半为EV71病例
本报讯(记者/向雨航佘锦)5月2日—11日,深圳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发病2822例,其中死亡1例,死者为一名5岁并发肺水肿和脑膜炎症状的女孩。昨日,深圳市卫生部门公布了这一消息。同时记者获悉,根据深圳市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表明,深圳手足口病流行出现新特点:由年初以CoxA16型为主转变为以EV71为主。
5月11日上午,一名5岁并发肺水肿和脑膜炎症状的手足口病患女孩从龙岗区转入深圳市儿童医院,病情急转直下,经抢救无效身亡,成为深圳今年首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据深圳市卫生部门的数据,截至2008年5月11日24时,深圳市今年累计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已增加至3081例。
根据深圳市疾控中心监测的情况,手足口病在深圳市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全年均可发生,多集中在3—6月。深圳市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口疱疹或斑丘疹、口腔黏膜疱疹和溃疡,个别患者有发热症状。患者中以1—5岁最多,男女比例为1.75∶1,宝安区发病人数最多,其次为龙岗区,盐田区最少。目前接到报告的病例,绝大多数为幼儿园儿童和部分社区散居儿童。
根据疾控中心对监测的样本分析,目前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出现新的特点:由年初的CoxA16型为主,转变为EV71为主。据深圳市卫生局局长江捍平介绍,5月10日之前,疾控中心监测的病例主要以突发疾病为主,毒性比较轻;而9日后监测的样本,EV71病例占了56%以上。
据悉,截至5月11日,疾控中心共收集到检测样本130份,其中EV71检出37份,占28.5%;CoxAl6检出25份,占19.2%。江捍平表示,卫生系统已成立专家组对目前深圳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70多名手足口病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控和治疗,并密切关注疫情变化。
疾控中心专家预测,随着手足口病发病高峰的到来,发病数在近期会陆续上升。预计深圳在未来几个月内,主要是5—7月,疫情将持续上升,不排除局部暴发或流行的可能。
江捍平也劝诫家长们理解、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要着急,希望病童家长在带孩子看病时要遵照医嘱,进行“居家隔离”。他指出,手足口病是一种自愈性病症,经适当处置,孩子可以在一周时间左右自己康复,而家长如果执意让孩子留院打针或者观察的话,反而可能导致受到交叉感染。
鉴于此时期到儿童医院看病的病人增多导致看病难的问题,江捍平也告诉市民,不一定都要到儿童医院去看病,每个医院都经过培训,只要有儿科的医院都可以看病,若病情严重,医生会根据病情做尽快处理。
疾控中心的专家也提醒市民如发现儿童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轻症病例以居家隔离治疗为主,避免强行留医,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居室多通风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勤洗手、对物品及时消毒;托幼机构和中小学要加强晨检、规范报告、消毒隔离、饭前便后洗手;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服用有预防作用的中药等;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手段减少发病,使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