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峰提前 宝宝重点预防 家居焦点 南方网
今年手足口病提前肆虐。记者日前从东莞多家医院了解到,东莞手足口病患儿明显增多,有些医院手足口病病区的床位已几近饱和。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消息称,今年从2月份开始东莞便进入了手足口病的快速上升期,较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手足口病的优势病毒型别与2010年相似,当年三月病例曾比2009年同期剧增9倍。
三月以来,东莞的儿科疾病开始高发,各大医院的儿科人满为患。其中手足口病患儿更是日益增多。
“目前开设的手足口病隔离病区里,30张病床数量已经基本饱和了。”太平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薇说,“从今年3月起,我们的手足口病病人就开始增多,高峰期比去年提前了2个月左右。”如今又是儿科疾病的高发期,所以该院的儿科医生已经全部取消了休假,奋战在第一线。除了太平人民医院之外,南都记者还走访了市人民医院、石龙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在内多家大型医院,都出现手足口病收治高峰,多个医院的隔离病区已经住满病人。
而在镇街医院,同时可见相似的情况。樟木头医院儿科主任李俭庆说:“目前手足口病处于一个高发期,门诊病人每天都有10到20例,就诊患儿到我们医院就诊、住院患儿每天维持在10到15个,在儿科病房手足口病区进行住院治疗。”该医院防保股医师侯怀泽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1到3月份该镇共发生手足口病160例,占了所有传染病的60%“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南都记者从东莞市疾控中心方面获悉,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往年监测数据显示,东莞市手足口病往往从3月份开始增多,5~7月为发病高峰。但今年,从2月份开始,东莞市就进入了手足口病的快速上升期,较往年有所提前。早在今年3月30日,东莞市卫生局就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健康警示,提醒市民“天气转暖,谨防手足口病”。
但手足口病的发病人群和往年一样,仍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散居儿童居多;东莞市目前已出现几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毒以E V 71为主;尚无死亡病例报告,也无聚集性疫情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市疾控部门的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当前东莞市引起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优势病毒型别为C o x A 1 6和E V 71,与2010年同期相似,而去年同期则以其它肠道病毒为主。据了解,在2010年,东莞出现大量手足口病病例,从年初直至3月份,其病例比2009年同期剧增9倍之多。今年优势病毒型别与2010年相似,有业内人士担心会再次出现当年的爆发状况。
市疾控中心的专家表示,根据东莞市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和手足口病流行特点,预计未来几年手足口病仍将是威胁东莞5岁以下儿童的重要传染病,也是东莞需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可能会发生聚集性疫情,仍会出现重症甚至是死亡病例。
据介绍,东莞市自今年初就开始部署和落实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在全市6个综合性医院设立了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点,及时掌握手足口病病毒变迁情况;市疾控中心按周、按月对全市手足口病疫情数据及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适时向有关单位和群众提出防控意见。
据了解,大多数手足口病病例的症状较轻,可自愈;极少数患者会发展为危重病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如果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进展,一旦出现持续发热、嗜睡、口唇紫绀、频繁呕吐、四肢发凉、无力、易惊、肢体抖动等表现,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治疗,避免延误病情。若在手足口病预防方面有疑问,请拨打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热线:0769-22625392.
家长要按照预防手足口病15字口诀“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常通风、晒太阳”做好孩子的手足口病预防工作。一旦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①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0-87373397
②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南方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南方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