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6孩童因手足口病死亡 重症病例增多不容轻视
专家表示,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但还是可防可治的。因为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因此做好儿童个人卫生,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专家建议,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去人群集聚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同时,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居室要通风,勤晒衣服、被褥。特别是不要让患儿随地大小便。
如果孩子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轻症患儿不用住院治疗,居家隔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注意不要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以减少交叉感染。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患病,应及早告诉老师,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在全部康复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记者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研制的手足口病(EV71)灭活疫苗已完成临床试验研究,目前正在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新药证书和生产许可证。在不久的将来,疫苗可以让婴幼儿对手足口病具有“抵抗能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参与了2008年安徽阜阳手足口病疫情的相关调查和研究工作,随后便开始了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
通过近两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于2010年一次性拿到了手足口病(EV71型)灭活疫苗的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研究批件。
临床试验研究于上个月完成,试验过程按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原则,在疫苗接种后观察了两个手足口病流行高峰的发病情况,结果证明该疫苗对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及其重症具有95%以上的保护率。
据了解,昆明市儿童医院从2008年4月就开展了一项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特点及病原学研究。通过近3年对该院收治的1764例病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云南省手足口病的病原以EV71型和柯萨奇A组16型为主。
这表明:目前研发的手足口病疫苗是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还缺乏针对柯萨奇A组16型的疫苗。
去年7月记者采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时获悉,该所已经分离出了柯萨奇A组16型病毒的毒株,还拿到了检验报告,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还针对这个病毒进行疫苗研究。
只有针对这两个主要病毒的疫苗都研发成功了,才能最大范围地保护婴幼儿免受手足口病的威胁。记者 杨质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