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胜于治 9大问题须知晓
手足口病的皮疹有“三不”的特点,即不痒、不痛、不留疤。
儿童手足口病痊愈后,手、足、嘴角双侧伴有瘙痒,皮疹不明显,很可能是皮肤瘙痒症。这种病症一般为过敏所致,与外界因素刺激及自身体质有关。建议家长尽量找出导致孩子过敏的原因,一般从食物、衣物、床上用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寻找。如果是小婴儿,过敏原多与食物有关,应尽量避免摄入高蛋白食物(如虾、蟹、虫类等)。而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多注意周围的环境及接触的物品。
疱疹性咽炎和手足口病因类似。疱疹性咽炎是由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它和手足口病都是由同一类病毒造成的,疱疹性咽炎不是新病毒引起,也不等于手足口病。疱症性咽峡炎一般夏秋季节多发,目前正处于高发期。
但二者有区别,疱疹性咽炎的症状一般是嗓子出现疱疹、孩子进食困难,并伴发高烧,和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最大的区别是手脚不出疹子。另外,和手足口病相比,疱症性咽炎不容易出现重症,病程较长,一般会发烧3-5天左右。
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疑似患疱疹性咽炎,应及时就诊,如果孩子高烧不退更不能耽误。因为口腔疱疹溃烂程度比手足口病更严重,很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必要时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问题7、成人需要防手足口病吗?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以及诺如病毒感染并非是儿童专利,成人也可感染上这些病毒,只不过症状稍比儿童轻,容易被忽视。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多因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但也有一部分成人因未获得隐性感染或抵抗力低下、免疫力缺陷等原因感染。与学龄前儿童不同,成人手足口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家长在照顾患儿的同时也要注意自我防护,以防传染。
问题8、预防手足口病可注射疫苗吗?
目前国内的手足口病疫苗正在研发实验阶段,已经进入三期临床研究。目前,我国有数家单位正在开展EV71灭活疫苗的研发工作,均已完成临床研究,迄今尚无针对EV71的疫苗获准上市。
问题9、日常生活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①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居室内人员不宜过多,防止空气污浊。
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
③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④应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⑤在流行季节和地区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⑥托幼机构和学校做好晨午检工作,如出现手足口病病例,应按要求采取停班、停园措施,家长应给予理解与配合,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蔓延。
⑦补充营养,休息充足。家长要给孩子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还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