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确诊21例手足口病病例图
今年以来,我省周边省份出现儿童感染肠道病毒71型(EV71)疫情,省卫生厅高度重视,迅速组织防控工作,成立了省卫生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省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成立江西省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专家组,组建了省级应急医疗队和防疫队,做好了应急物资储备和人员、技术、车辆等准备工作。
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了传染病的预检分诊、肠道门诊和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防控准备工作;各级疾控机构加强了病例的搜索、报告与分析工作,按卫生部的要求,从5月3日起,把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专家指出,手足口病过去时有发生,其肠道病毒型号多。面对出现散发型病例,既要充分重视防控工作,但又不要有恐慌情绪。
专家提醒,群众在春夏季节更应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妇女哺乳期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哺乳前要清洗乳头。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场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
本报南昌讯 记者胡永继报道:4日,记者采访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该市2007年来手足口病处于低发状态,全部是轻症病例,病例集中在4月至7月,今年手足口病病例低于2007年同期发病水平,市民可不必恐慌。
目前,该市疾控部门已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监测,密切关注手足口病的发病态势,各县(区)疾控机构加强对各类托幼机构、学校的消毒质量管理和因病缺课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病例,将及时报告和处置。
本报南昌讯 记者熊波、实习生周莉报道:记者4日了解到,江西省卫生部门指出,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对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症状或心血管症状等)应立即转诊至定点医院或传染性病房,重点救治。同时,医疗机构要提高广大医护人员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自觉意识,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
此外,全省还将在托幼机构、中小学、医院等场所,开展饭前便后洗手、促进房间通风等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加强孩子共用玩具、毛巾、牙刷、水杯、奶瓶、奶嘴可能会受感染用品的消毒。
南昌市卫生局相关专家表示,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物品密切接触传播;5岁以下儿童多发,其中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的容易发病。急性起病时,会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
专家提醒,市民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此外,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电话:0791-6849735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