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手足口病疫情比去年厉害 发病高峰期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提到,手足口病全年都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容易暴发在托幼机构、小学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
手足口病的病毒在肠道里,可以通过粪口和呼吸道传播,就是说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的病人的粪便、飞沫都可以使健康人感染。健康人碰到了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皮肤、黏膜疱疹液和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都会被传染。
最容易感染手足口病的人群是5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成年人也会得病。感染了手足口病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对这个病有免疫能力,但不是说得过一次就终生免疫了。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急性发病阶段有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还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
一般手足口病的孩子愈后良好,少数病例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可导致死亡或留下后遗症。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专家说,每年5-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家长和老师要做好准备,预防手足口病,关键是要讲个人卫生。
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洗手液洗手,爸妈接触孩子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孩子使用的奶瓶、奶嘴和餐具使用前后要清洗消毒;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少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已生病的孩子。
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症状要马上到医院就诊;在家里养病的孩子不要和其他孩子接触,父母及时消毒孩子的衣物。
孩子如果生了手足口病,要马上回家养病。表面症状痊愈后,也要休养一周以上再回到学校,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