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同比增长41

发布日期:2014-10-02 00:45:05 浏览次数:1600

长城网5月7日讯(记者高琼)2010年5月6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办的“预防手足口病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防治手足口病,保护儿童健康”。卫生部办公厅、疾控局有关领导参加会议,有关专家学者介绍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据介绍,手足口病每年5至7月是流行高发季节,截至2010年5月4日,全国已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427278例,比去年同期增加41.51%,其中重症5454例,死亡260例,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近日,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坚持关口前移,切实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的措施,分析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和病程规律,提高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救治水平,并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中的作用。

与会专家就手足口病病毒的特性、家庭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托幼机构的预防措施、如何早期发现、常见的认识误区等向媒体做了讲解。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多发于春夏季,常见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病儿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7至10天可自愈。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能会危及心、脑、肺等重要脏器,造成严重并发症。成人一般不会发病,但也会被病毒感染,成为隐性感染者,传播病毒。

专家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庭和幼儿园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大人和孩子在饭前便后和外出后要用肥皂、洗手液洗手,居室要注意通风,勤晒衣被。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并注意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一旦孩子生病出现发烧或出现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就医。

专家指出,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一些新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颗粒,在体外实验中证明对EV71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预见药物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会越来越好。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对连花清瘟颗粒所作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甲型流感H1N1、H3N2病毒、禽流感病毒、普通感冒病毒以及SARS病毒、腺病毒等均有拮抗作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