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转移的主要方式
胃癌到了晚期,患者体内的癌细胞之所以会出现转移扩散的现象,主要就是因为患者体内的癌细胞由胃原发灶不断向周围组织器官浸润并向远处转移,从而使受累的组织器官发生功能障碍或器质性损害,最终导致机体功能衰竭或死亡。北京武警二院肿瘤生物中心主任医师李志亮介绍,胃癌晚期转移多可伴随多种不同程度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若不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胃癌晚期转移的主要方式
一、淋巴转移:该转移一般是按淋巴引流顺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也可出现跳跃式转移,即近处淋巴结尚未出现转移时,远处淋巴结已发生转移,如胃的淋巴来源与左锁骨上淋巴结相连接,癌细胞可经胸导管逆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特称为Vischow淋巴结,预示胃癌已远处转移。
二、血行播散:胃癌血行转移后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肝脏,其次为肺。癌细胞一旦进入大循环,能在骨、脑、肾上腺、肾、脾、甲状腺及皮肤等形成转移灶。胃癌肝转移多数经门脉血行转移,在肝内形成多个结节性转移灶,有时肝转移为胃癌的首发证候,且肝内病灶的治疗一般效果较差。
三、腹腔种植:这一转移是指胃癌的患者已侵及浆膜后可脱落至腹腔引起种植。常见于腹腔、肠系膜、肠壁和盆腔,均属于疾病的晚期。临床上癌性腹膜炎、大量的血性腹水、肠腔压迫梗阻。女性可移植于卵巢形成Krukenberg瘤。(刘媛)
李志亮,北京总队二院肿瘤生物中心主任医师,从事肿瘤科研与治疗逾40年,擅长治疗原发瘤和转移瘤。1990年起在国内研究肿瘤生物治疗,对各种常见肿瘤如肺肿瘤、肝肿瘤、胃肿瘤、肠道肿瘤等实体肿瘤或转移瘤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是对于手术后转移复发、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其运用生物免疫治疗的手段可以达到大部分患者延缓病情、消除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还善于运用心理干预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减轻疾病压力,并最终通过综合治疗方案让病人达到康复或带瘤生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