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青医附院东院邀您关注 世界哮喘日

发布日期:2014-11-22 11:22:34 浏览次数:1595

影响儿童哮喘发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最相关的因素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变应原暴露的增加和遗传易感性。但遗传绝不是哮喘的唯一诱因,更无法解释近年来哮喘患病率的明显上升。如果将“遗传”比作哮喘发病的基础,那么环境问题就是“催化剂”。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全球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食品、生活日用品的化学制剂越来越多,这些对于哮喘易感儿童都极为不利,极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最终引起儿童哮喘发病。

具体来说,哮喘的患者,可以出现咳嗽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多呈呼气性困难)气促等表现,尤其在夜间和清晨症状加重,部分患者有季节性发作或加重的表现。很多因素会诱发哮喘,包括过敏性诱发因素(尘螨、食物、霉菌、花粉、动物毛皮屑等),非过敏性诱发因素(运动、病毒感染、冷空气、烟雾、空气污染、吸“二手”烟、阿司匹林等药物)。有过敏性疾病/哮喘家族史、过敏性鼻炎病史、过敏性皮肤病史人群,更可能得哮喘。

缓解期需要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管理。

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非药物治疗包括哮喘防治教育、变应原回避、患者心理问题的处理、生命质量的提高、药物经济学等诸方面。注重其在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哮喘的治疗方案包括长期治疗和急性发作期治疗。长期治疗方案分为5级,从第2级到第5级的治疗方案中都有不同的哮喘控制药物可供选择。对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选择第2级、第3级或第4级治疗方案。在各级治疗中,每1-3个月审核1次治疗方案,根据病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如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如部分控制,可考虑升级治疗以达到控制。但升级治疗之前首先要检查患儿吸药技术、遵循用药方案的情况、变应原回避和其他触发因素等情况。如未控制,升级或越级治疗直至达到控制。而急性发作期,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对初始治疗措施的反应,在原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

主要包括吸入和全身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及抗IgE抗体等。缓解药物按需使用,用于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及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

需要强调的是哮喘的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哮喘防治教育与管理,建立医患之间的伙伴关系,可以实现哮喘临床控制。哮喘防治教育是达到哮喘良好控制目标最基本的环节。

哮喘教育的内容包括:l.哮喘的本质、发病机制。2.避免触发、诱发哮喘发作的各种线索的方法。3.哮喘加重的先兆、症状规律及相应家庭自我处理方法。4.掌握PEF的测定方法,记录峰流速日记。使用儿童哮喘控制问卷,判定哮喘控制水平,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常用的儿童哮喘控制问卷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和“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CQ)”等。5.了解各种长期控制及快速缓解药物的作用特点、药物吸人装置使用方法(特别是吸入技术)及不良反应的预防。6.哮喘发作的征象、应急措施和急诊指征。7.心理因素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哮喘教育的方法包括:1.门诊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是医患合作关系起始的个体化教育。通过门诊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初步了解哮喘的基本知识,学会应用吸入药物。2.集中教育:通过座谈、交流会、哮喘学校(俱乐部)、夏(冬)令营和联谊会等进行集中系统的哮喘防治教育。3.媒体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科普杂志、书籍等推广哮喘知识。4.网络教育:应用电子网络或多媒体技术传播哮喘防治知识。通过中国哮喘联盟网(www.chinaasthma.net)、全球哮喘防治创意(GINA)网(www.ginaasthma.org)等或互动多媒体技术传播哮喘防治信息。5.定点教育:与学校、杜区卫生机构合作,有计划开展社区、患者、公众教育。6.医生教育:注意对各级医生的教育。普及哮喘知识,更新和提高专科医生的哮喘防治水平,定期举办哮喘学习培训班。

可以通过坚持“峰流速”仪检测,了解本人的肺功能是否正常,做到早期发现异常,及时用药,缓解哮喘的发作频率。

良好的哮喘管理是哮喘得以临床控制的重要支柱。哮喘管理的措施包括:1.建立医生与患者及家属间的伙伴关系。2.确定并减少与危险因素接触。3.建立哮喘专科病历:建立哮喘患者档案、制定长期随访计划,定期(1-3个月)随访。4.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大多数患者通过医患共同制定的药物干预策略,能够达到这一目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区儿科哮喘宣传教育室(青岛市海尔路59号)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