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冬季高发 4大预防方法家长要谨记

发布日期:2014-11-01 12:12:55 浏览次数:1595

患儿多有西医“心衰”症状,对于“阳虚弱”症。常用桂甘龙骨牡蛎汤,参附汤等治疗,可加用参附注射液,以及配合西医抢救。病毒性心肌炎的后期患儿常有虚证,如果辨证为心气不足,心悸胸闷之外常有气短懒言,乏力等,常用四君子汤合炙甘草汤;如果是心阴不足,则有口干舌燥、舌红无苔等阴虚症状,常用生脉散合炙甘草汤等。如患儿合并心律失常,中成药方面也可加用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针对性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

各种导致心肌炎的因素中,心肌炎是由于病毒、细菌、其他病原体、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毒物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炎性改变。以病毒所致的心肌炎即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最高,局部病毒象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属于“嗜心性病毒”特别“喜欢”侵犯心脏,可直接损害或引起免疫反应损伤心脏。另外像粘病毒、腺病毒以及麻疹腮腺炎、巨细胞病毒等都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但在小儿当中,也有因细菌毒素、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引起的心肌炎。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冬春季高发 多表示为类似“感冒

病毒性心肌炎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一般来说。约有半数患儿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史。局部患者由于症状不典型而仅表现类似“感冒”症状,所以容易造成漏诊。

多数是以一种与心脏有关的突出症状而就诊的如感冒后出现面色惨白、疲倦乏力、头晕呕吐、甚至昏厥(突然晕过去)局部是因为家长发现自己的小朋友心跳很快来就诊,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表示可以是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气促等等。年龄较小的幼儿或婴儿自己不会说胸闷、胸痛。这些小朋友经常全身症状为主、心脏症状不明显。另外,根据我临时临床观察,叹气样呼吸(中医所谓“善太息”也是小儿心肌炎的特有症状。

预防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四大方法

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注意:大多数疾病都是预防胜于治疗”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

预防感冒,一、要根据气温变化来给小儿增减衣物。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中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80%心肌炎复发病人患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二、根据临床观察。因此积极治疗上述疾病是防止心肌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三、对于上学的小朋友来说。防止功课过劳,因为心脏是最怕劳累的器官之一。

要合理饮食,四、饮食调理方面。不暴饮暴食,少吃烧、烤、煎、炸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患病时要注意防止使用可能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平时也可根据个人的体质用中药汤水食疗调理,最好在中医师当面望闻问切后辨证指导食疗。

中医治疗小儿病毒心肌炎要辨证施治

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来讲休息是相当重要的活动和疲劳可使病情加重。对于心脏增大者,治疗方面。应该卧床6个月左右,有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恢复期也应继续限制活动,待病情稳定,再逐步增加活动量。西药常用抗氧化剂及各种营养心肌药,如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肌苷、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辅酶A磷酸肌酸、16-二磷酸果糖等。

中医药治疗有独到之处,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也有较好的疗效。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治疗上应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及不同病程辨证论治。黄芪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最为人所知的中药,但不提倡不加辨证对所有病人都加用黄芪,尤其是儿童。

经常在心悸胸闷之外,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尚存发热恶寒咳嗽咽痛等表证,中医常辨证为“邪热犯心”治疗应清热解毒养心为主,常用方如银翘散、五味消毒饮等。

舌苔厚腻或舌质偏暗,局部患儿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多有胸闷或胸痛。常用栝楼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等。中成药可用复方丹参滴丸等,也可用复方丹参针静滴。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