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复发性霰粒肿有罹患眼睑皮脂腺癌的可能
眼睑的皮脂腺有位于睑板内的麦氏皮脂腺与睑缘睫毛根部的蔡氏皮脂腺,这些皮脂腺主要的功能是分泌油脂,来防止角膜表面水分的蒸发,以保持角膜的湿润。而针眼与皮脂腺癌乃这两种皮脂腺之良性发炎与恶性细胞侵润之不同眼疾。
眼睑的皮脂腺有位于睑板内的麦氏皮脂腺与睑缘睫毛根部的蔡氏皮脂腺,这些皮脂腺主要的功能是分泌油脂,来防止角膜表面水分的蒸发,以保持角膜的湿润。而针眼与皮脂腺癌乃这两种皮脂腺之良性发炎与恶性细胞侵润之不同眼疾。
「针眼」学名称为麦粒肿,乃麦氏皮脂腺与蔡氏皮脂腺之急性葡萄球菌感染,快速形成红肿热痛的结节,大多经局部热敷、口服抗生素,都能消退,小部份会形成脓疡,可经切开引流脓疡而治愈。另有一种与针眼类似的眼疾称为霰粒肿,乃麦氏皮脂腺与蔡氏皮脂腺之排泄管道阻塞所引起,沉积的脂肪物质造成周围组织的一种「皮脂肉牙肿的发炎反应」,临床上是缓慢形成无红肿无压痛的结节,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切开结节将其内的皮脂肉牙肿组织刮除。
眼睑皮脂腺癌在临床表现与霰粒肿类似,因此不可大意。眼睑皮脂腺癌是眼睑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基底细胞癌,虽不像基底细胞癌那么常见,但临床表现却较恶性,会从淋巴系统转移到邻近的耳前、颔下淋巴结或腮腺,晚期会由血行转移到肝、肺及脑,有25%的死亡率。眼睑皮脂腺癌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居多。眼睑皮脂腺癌早期诊断不易的原因,主要是其早期的临床表征多样化,而 又常以类似良性眼睑结膜疾病表现,如霰粒肿、慢性眼睑炎、慢性结膜炎。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
发现男性10位女性13位,年纪从50岁到89岁,平均69岁。上眼睑16例,下眼睑7例。以就诊时之临床表征来看,复发性霰粒肿有8例(34.7%),眼睑肿块10例(43.4%),慢性眼睑炎5例(21.7%),另外合并有睫毛脱落7例(30.4% )。19例接受肿瘤切除合并眼睑重建手术,3例因侵犯眼窝接受眼窝剜除术,1例因年岁太高不愿手术而接受放射线治疗。在平均38月追踪期,5例发生局部复发,5例发生耳前、颔下淋巴结或腮腺转移,3例死于眼睑皮脂腺癌。
眼睑皮脂腺癌是会威胁生命的恶性眼疾,早期诊断早期外科治疗是根本之道。由于其早期的临床表征常以复发性霰粒肿表现,因此呼吁中老年人长霰粒肿要当心,霰粒肿接受治疗后若复发,则要进行组织切片检查,来排除眼睑皮脂腺癌之可能性。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