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依据
慢性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对发病的主因的进一步了解有利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应仔细寻找并治疗原发作。防预导致症状加重的起因。如特定的食物、药物、乙醇饮料、咖啡、吸烟等。
1.抗组胺药物无论慢性荨麻疹的发作机制中是否有自身免疫起因的参与,抗组胺药物均为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案。
①根据荨麻疹天天的发作状况推荐病人联合施用低镇静作用(白天)和镇静作用(夜间)的抗组胺药物。
②H1,H2受体拮抗药联用,后者可选用西咪替丁200mg逐日3次或雷尼替丁150mg逐日2次。
③病情重症,持续发作的病人常有焦虑和压抑感。多塞平是具有较强的三环类扰抑郁药。每晚25-50mg对梢神抑郁病人有作用。但施用时应注意防预与经肝脏细胞色素P一450酶代谢的另外药物伴随应用。如特非那定、阿司咪哇等。夜间服用多塞平后晨起时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④50%慢性荨麻疹病人伴随伴有粘膜血管性水肿。必要时亦可施用肾上腺素。2%的异丙肾上腺素喷雾剂安全有作用。便于施用。病人可随身携带。唇和舌忽然发生特点性刺痛感时。立刻喷2-3次即可减轻症状。
⑤近40%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病人伴随得了迟发型压力性荨麻疹,西替利嗪对这类病人疗效较好。
2.糖皮质激素不推荐慢性荨麻疹病人长期系统性施用糖皮质激素。如施用不当。可能发生维持量逐渐升高。停药后反跳以及无法防预的不好的反响。必要时小剂量应用。并逐渐减量。
口服糖皮质激素对迟发型压力性荨麻疹虽有作用。但所需量较大。而且因物理性荨麻疹病程较长。不推荐施用。
3.环抱素用于治疗重症持续性慢性荨麻疹尚未得到公认。但近期研究显示。不论发作机制是否与免疫起因相关。环饱素均可有作用治疗对抗组胺药抵抗的重症病人。常用量为2.5-5mg/kg.治疗1周后显效。但环抱素对包涵迟发型压力性荨麻疹在内的物理性荨麻疹无效。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病情不重。且对常规抗组胺药物反响良好者通常不需要采用过于积极的治疗方案。如不存在禁忌证。
重症且顽固的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可首选环抱素(用法同上)。如病人不能服用环抱求或对其反响欠佳。可考虑进行血浆置换或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
4.另外药物疗法关于能够有作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另外药物报道很多。但均缺乏临床安慰剂对比试验。
酮替芬:为H1受体拮抗药。据报道它增加肥大细抱的稳定性,其疗效确切。但嗜睡作用分明。部分病人可发生体重增加。有学者以为。酮替芬与另外具镇睁作用的抗组胺药相比。
疗效及不好的反响均相似。但其用于治疗具有自身抗体的病人,其疗效并不优于免疫抑制药。日前尚未证实该药在肥大细胞增生症病人中具有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常用量为逐日日服1-2mg.
以上是专家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依据”的介绍。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我院特意开设了网络上咨询服务,如果您还想更多的相关知识,或有什么疑问,可点击我们的商务通与我院在线医生进行交流,欢迎咨询!
(编辑: 鹏建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