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眩晕有良方 夏枯草做药枕 山栀子水煎足疗
市中医院副院长朱文宗:别吃生冷瓜果甜食油腻食物
“很多人会把头晕与眩晕当成一回事,其实,头晕与眩晕是有区别的。”市中医院副院长朱文宗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读者。他说,头晕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眩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头晕与眩晕是不一样的。头晕以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感觉为主。眩晕是一种运动错觉或幻觉,患者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或者感到自身晃动、景物旋转。眩晕发作时,患者睁眼就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闭眼后感觉自身在旋转,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心率过快或过缓、血压升高或降低,甚至伴有肠蠕动亢进和便意频繁等症状。
而且,引起头晕和眩晕的病因也不一样。头晕可见于运动病(晕车、晕船)、高血压病、贫血、脑动脉硬化、颈椎骨退化、烟酒过量、药物中毒等。而眩晕常见的病因有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偏头痛等。前庭性眩晕在普通人群中常见,每年影响到5%以上的成年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50%~60%。
朱文宗医师说,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也就是说头晕的人大多为痰湿体质,必须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为治。
做药枕防治眩晕
对于眩晕的治疗,朱文宗医师主张多采用保守疗法控制和缓解症状。因为40%的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控制症状:低盐饮食;舒减压力;戒烟、酒、茶、咖啡;注意休息,防止疲劳等。而50%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来有效控制,只有少于一成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医外治法也可有效地防治眩晕,比如做些药枕。
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 月。
配方2:野菊花500g,红花100g,薄荷200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
这两种药枕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
足浴疗法:取山栀子、钩藤各10g,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连续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钩藤、桑叶、菊花各20g,水煎足浴。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头晕。
敷百会法: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膏状,外敷于百会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头晕,一般用药30分钟后眩晕可明显减轻。
填脐疗法: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头晕。
最后,朱文宗说,眩晕患者要禁食生冷瓜果、甜食和油腻味重的食物,以免生痰助湿,多吃薏苡仁红豆汤:薏苡仁30g、红豆30g、扁豆30g、黑豆30g熬粥,每日一次食用。
运动疗法愈早开展愈好
“我很怕运动,因为越动头越晕。”现场,有读者咨询。“越怕越要动,在锻炼时会产生不适,这是疾病康复的前提,克服这些不适,疾病也就治愈了。”朱文宗医师回答。
最新研究显示,经常头晕的人,需要持续进行一些简单、轻松的运动。运动疗法可以减少慢性眩晕的症状和身体不适,且开展愈早、效果愈好,最理想是在首次出现头晕后立即开始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眼部、头部、身体运动都可以治疗头晕,不需要任何设备,人人都可做到。
而良性的眩晕也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来康复。但这种运动疗法并不是有氧运动,而是一些专门的方法,如Semont手法:患者迅速从坐位转到侧卧位,头稍转向上方,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起身变为坐位,再向反方向做。Epley手法:患者由坐位迅速变为平卧位,头稍伸出床沿呈半悬垂位,向一侧转头45度,使耳朵向下,然后转头90度使另一边耳朵向下,保持这个头位回到坐位,头转向正中并含胸低头。每更换一个体位,要等待眩晕消失时再进行。医生对患者每天做2~3次、每次10遍的治疗。一般来讲,眩晕患者进行运动疗法4~6周后,症状会明显减轻。孙乐 文/图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