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机

发布日期:2014-11-28 01:59:24 浏览次数:1600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100多万先心病的新生儿出生,其中很多人由于没有及时手术而过早夭折或失去手术时机。有些当然做了手术,但因错过了早期治疗的*佳时期,还是会影响孩子的滋长发育甚至寿命。

为什么会发生先心病

引发先心病的主要起因可分为环境起因和遗传起因,包括:

⒈孕期,特殊是怀孕前3个月受到病毒感染。主要致病病毒为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⒉食用了被化学品污染的水、食品,酗酒等。

⒊孕妇得了糖尿病。

⒋孕妇接受了过量辐射。

⒌妊娠早期应用了某些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⒍大龄孕妇,特殊是年龄接近绝经期的孕妇所孕胎儿易患先心病。

⒎约10%的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作趋势,可因遗传基因、染色体畸变引起,如马凡综合征、21-3体综合征(综合征)等。

推荐导读 >> 先心病病人术前应注意防备心内膜炎

什么现象应引起家长注意

患儿口唇、指趾甲青紫,手指、足趾如鼓槌状(杵状),哭闹后青紫加重,可能为紫绀型先心病。

婴儿出生后即发生青紫,往往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三尖瓣闭锁肺动脉闭锁大动脉错位等。

如果出生几个月后发生青紫,可能是法四联症。

紫绀型先心病早期易被家长发现,患儿常因严重缺氧发作而忽然死亡。非紫绀型先心病,早期往往不易被家长发现,很多缺损很小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由于对心肺功能影响轻,患儿可无明显症状,剧烈活动也不喘,易被家长忽视,常在体检或看其他疾病时因心脏杂音而被发现。有些重症患儿,会影响心肺功能,现象为吃奶时气促、出汗、口周发紫、消瘦、滋长发育滞后。有些患儿在一年内多次患肺炎,反复住院治疗。这类患儿往往合并肺动脉高压症,如不及时明诊断察,及早手术,将会形成不可逆性肺高压,从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总之,先心病*好在新生儿阶段就能作出明诊断察,以便趁早确认*佳手术时机。

先心病的手术治疗

专家指出,由于心脏外科技术的飞速进展,使得先心病的手术已能做到相对从病情考虑,而不再特殊考虑患儿年龄的大小。患儿家长应及时与小儿心脏内外科医师联系,以免错过*佳手术时机。

目前,先心病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参与治疗和守旧观察三大类。绝大多数先心病病人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姑息手术和根除手术),少部分病人能够采用参与治疗,仅有少数病人经守旧观察后终极自然愈合。绝大多数先心病可在2岁以内甚至在新生儿期完成根除手术。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机,专家表达,先心病患儿术后1~3周是继发性残余的高发时间,应注意不要让患儿作剧烈运动,应保持房间相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术后3个月内要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多看电视和玩耍,要保证睡眠充足。出院后3个月内,不宜到公共场所活动,防预呼吸道及皮肤感染。饮食应选择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食品,如瘦肉、鱼、鸡蛋、水果和蔬菜等。应少食多餐,不可过饱,更不能暴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部分患儿尚需服用较长时间的强心利尿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减药。病情一旦发生变化,应立刻与手术联系,以防发生意外。

推荐导读 >> 先天性心脏病的保养手段

(编辑: 勇宁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