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别耽误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最佳治疗时机

发布日期:2014-11-18 05:25:17 浏览次数:1596

4月1日,清华第一附属医院的陪护怀抱只有四个月大的小患者“保心”。

小“保心”患有右位心右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右心室发育不良。从河南平顶山福利院转到昌平福利院。负责陪护他的郭女士告诉记者,“保心”的名字叫钱保鑫,这个名字不知道是他的父母起的还是原来平顶山福利院的工件人员起的,但一定取自谐音“保心”。新华社记者 万栋摄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 万栋 文涛)在清华第一附属医院整洁的新住院楼第五层,到处都是被家长抱在怀中或是拿着玩具嬉戏的孩子,这些景像让人感觉来到了幼儿园。但事实上,记者走进了一个特殊的人群: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4月1日,我国小儿心脏病的权威专家、清华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吴清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虽然没有权威的官方数据,但一般来说,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人群大约在千分之六、七之间,换言之,我国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八百万左右。”

从2004年第一个手术开始,清华第一附属医院已经为超过1000个孩子做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作为院长,也作为全院作手术最多的医生,吴清玉对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水平还是非常推崇的,他告诉记者,一般说来,超过三个月的孩子只需要做一次超声心动图就能诊断出来,费用只有200多元,并且没有创伤。另外,我国的手术费用也远较国外低廉,比较复杂的手术费用一般也不会超过三万元。

但是,吴清玉也表示,目前虽然诊断水平不成问题,但是边远或穷困地区的很多孩子还是没有检查的条件,此外许多家长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不足也使很多孩子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清华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内科主任李小梅给记者说了这样一件事:现在病房住着一名7岁的患者,她生下来就患有房性心动过速,虽然去过多次医院,甚至还接受过抢救,但都没有发现真正的病因。这次犯病时送到医院时心跳已经达到每分钟220下,李主任用超声波观察她的心脏时发现已经几乎不跳了,在经过了40多分钟的心脏按压后才缓了过来。也幸亏抢救及时才没伤及孩子的大脑。

李小梅也提醒家长们,孩子心动过速有多种原因,但一定要重视,不能因为暂时控制住就不去找原因。

截至目前,清华第一附属医院已经为400多名全国各地福利院或是贫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做了手术,吴清玉说,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单位和个人在为贫困患者募捐和筹款,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孩子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4月1日,患先天性心脏病小患者雷雨在奶奶的陪护下学习走路。小雷雨只有10个半月大,父母专门把她从新疆库尔勒地区送来治疗。新华社记者 万栋摄

4月1日,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吴清玉向记者介绍患儿的有关情况。新华社记者 万栋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