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报2例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病例为偶合症
本报长沙讯备受关注的疑似乙肝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调查结果出来了。1月9日,湖南省疾控中心召开新闻通报会。会上,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立冬说,在对3例病例进行综合诊断后,衡山县、常宁市两个病例属于偶合症,汉寿县曾某不能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已康复出院)。
高立冬说,2014年1月2日和8日,湖南省卫生厅分两次组织省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组综合临床病历资料、现场调查资料、疫苗检测结果和两例死亡病例的尸检结果,分别对3例病例进行了综合诊断,其中衡山县、常宁市两个病例属于偶合症,汉寿县曾某不能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已康复出院)。按照相关规定,汉寿县患者有望获得不高于4万元的补偿。
高立冬介绍,2014年1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乙肝疫苗问题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表明,近期涉事乙肝疫苗检测质量合格。经过现场调查,湖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单位疫苗储藏、运输符合规范要求,3例病例疫苗接种的单位、接种人员具有相应资质,接种人员接种操作规范。
湖南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华教授说:“偶合症,这就说明那两例死亡病例和接种乙肝疫苗没有关系,所以请市民放心地接种疫苗,这有利于保护大家健康,不能因噎废食。”
张淑君教授分析,孩子是跟妈妈一起睡的,在睡前没有异常,10个小时后,发现孩子已死亡。根据检查,双手指甲青紫,无喉头水肿;重要器官瘀血、水肿,这些都符合捂被综合征的特点。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这说明可能病毒感染。
省儿童医院专家介绍,捂被综合征又称婴儿捂热综合征,多见于1周岁以下的婴儿,一般发生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的寒冷季节。新生儿或小婴儿的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因此,散热也比成人快,如果捂得过久或保暖过度,孩子身体周围的温度会急剧上升,使人体皮肤上的小血管出现代偿性扩张,导致孩子大量出汗甚至脱水。如何预防捂热综合征呢?省儿童医院专家介绍,穿衣要适中,只要宝宝手脚和头部温温的,没有汗,就说明不冷。孩子比成人多一件衣服就可。盖被要适中,夜晚睡觉时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不宜睡电热毯,不要与大人盖一床被,还要防止宝宝熟睡时头蒙在被子里。
根据调查,廖某接种疫苗前后有可能受凉;临床表现为纳差,精神萎靡、发绀,符合婴儿肺炎表现;尸检结果为支气管肺炎合并肺出血,符合重症肺炎改变。气道内有较多灰白色混浊液,不能排除返流误吸加速患儿死亡。
张淑君教授分析,廖某死后,她参与了调查,发现12月4日孩子接种乙肝疫苗时,家人抱着他坐摩托车吹了8公里左右的风,赶到接种点。那天天气比较冷,不排除受凉了。她看到孩子的尸体,发现嘴唇呈现紫色,脸部发青,这是典型的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特征。这种急性肺炎,孩子通常哭闹的少,但呼吸困难,嘴唇呈现紫色,脸部发青,孩子很小只有30天,这样一种急性肺炎,很容易变成重症,对孩子生命形成巨大威胁。
根据调查,曾某接种乙肝疫苗并同时注射维生素K1约2小时后出现过敏性休克。但维生素K1、乙肝疫苗均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可能;患儿在汉寿县太子庙镇卫生院经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抢救约1分钟后喷出15—20毫升母乳凝块。
张淑君教授分析,过敏性休克是接种疫苗等比较典型的异常反应。维生素K1和乙肝疫苗均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可能。维生素K1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起到凝血作用。目前主要用于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的常用药品。但维生素K1引起过敏性比接种乙肝疫苗引起的过敏性要严重。
·要房要车,贪官胆大妄为令人咋舌·维权就是最好的维稳·不上酒桌沟通不了行业工作?·“威胁我就是威胁党”暴露的问题·12306:你若通畅便是晴天·王正敏事件拷问院士评选机制·民校小升初改革 为何屡遭质疑·粤行政区划应否调整 官民认同感也是关键·海心沙改造与维护管养费该从何而来?·谁能保证地铁对白云山和海珠湿地毫无影响
·官员雷语缘何频频制造对立?·除夕高速免费,请给黑龙江来点掌声·“禁令年”禁出民本位官场新风·城市规划发展需要有大格局·春晚主持为何没有撒贝宁?·"威胁我就是威胁党"在给谁抹黑?·逸夫楼遍布中华是什么情怀?·政府“去神秘化”需敞开大门·“点外卖遭处分”暴力思维作祟·快递实名制更要打响隐私保卫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