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14類人不宜接種乙肝疫苗

发布日期:2014-11-23 09:34:51 浏览次数:1595

我國是乙肝大國,乙肝是一種嚴重危害肝髒的感染性肝病,對患者的生活帶來了眾多不便。接種乙肝疫苗是目前最為有效的一種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方法,據統計顯示,乙肝疫苗的普及有效降低了乙肝病毒的感染率。然而,乙肝疫苗並非人人適用,那麼哪些人不適合接種乙肝疫苗呢?

乙肝病毒帶有抗原性,乙肝疫苗是通過現將乙肝病毒殺死但是卻包括其抗原性而形成的。這種無病毒而具有抗原性的乙肝疫苗一經進入人體,仍然會因其抗原性而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種抗體在人體中先於乙肝病毒出現,乙肝病毒一旦出現,抗體會立即將其消滅,並不會傷害肝髒,從而使人體具有了預防乙肝的免疫力。

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抗HBs)的出現是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的標志。表面抗體是中和抗體,它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反映機體對乙肝病毒具有保護性免疫力。乙肝疫苗接種後,只要表面抗體持續陽性並保持較高的效價,就可以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有時乙肝表面抗體雖為陽性,但是抗體效價較低,仍不足以保護機體。乙肝表面抗體的效價與保護能力呈平行關系,滴度低於10 000U/L(用半定量法:10mU/m1),不能防止乙肝病毒再感染。因此,接種過乙肝疫苗後,應該定期復查乙肝病毒5項指標,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滴度低於10 000U/L,仍須再次注射乙肝疫苗,以確保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滴度大於10 000U/L。一般接種乙肝疫苗產生表面抗體後,每2?3年應復查1次乙肝病毒5項指標,密切注意表面抗體的變化。

肝病專家指出,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絕對的和一勞永逸的。接種後一定要檢驗接種效果和乙肝抗體滴度,並根據乙肝抗體滴度情況適時復測。

1、對於患有急性或者慢性嚴重疾病,如:活動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腎髒疾病、嚴重心髒病,或者痊愈不足兩周的患者,應推遲打乙肝疫苗的時間。

2、患急性傳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種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濕疹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等待病愈後方可進行乙肝疫苗接種。

3、如果乙肝五項檢查中僅第二項呈陽性,而且滴度值足夠高,說明體內有抵抗乙肝病毒的抗體,這時候不用乙肝疫苗接種,如果滴度值低,就還需要注射。

4、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沒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因為乙肝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只對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有效,而對肝髒內的乙肝病毒是沒有作用的,因此,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不用注射乙肝疫苗,即使注射了也不會產生效果。 5、懷孕的婦女、過敏性體質者不能打乙肝疫苗。

6、感冒發燒時,不易接種乙肝疫苗,因為有的人接種乙肝疫苗後會有一些不良反應,而這些癥狀跟感冒的癥狀很像,如果這時候感冒發燒就會影響醫生的判斷,不利於治療。 7、目前正在接種乙腦疫苗、流腦疫苗、脊髓灰質疫苗、麻疹疫苗者是不能同時注射乙肝疫苗的。

8、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及對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藥物過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種

10、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

13、神經系統包括腦、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癥、癲癇病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

14、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應查明病因治愈後再乙肝疫苗接種。

因此,在接種乙肝疫苗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疫苗適得其反,造成嚴重後果。此外,乙肝疫苗的接種也要注意幾個事項,那麼接種乙肝疫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接種者如有發熱、嚴重感染或其他嚴重疾病,應暫緩接種。同時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及對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藥物過敏者不能接種乙肝疫苗;低體重、早產、剖腹產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兒,暫時不宜接種乙肝疫苗。

2、接種乙肝疫苗前要詢問過敏史和病史,過敏性體質和患有過敏性疾病者慎用乙肝疫苗。

3、接種了乙肝疫苗也並不能百分百的不受感染,在日常生活中仍然需要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就餐采用公筷、分食的方法,減少與乙肝病毒的接觸機會。

4、注射乙肝疫苗應按照0、1、6的方案進行,另外注射第3針疫苗後的1-3個月,應到醫院檢測乙肝抗體滴度(抗-HBs)水平,以判斷免疫效果。若無效者,需行加強注射一次。接種乙肝疫苗一定要去大型正規的肝病醫院,這樣纔能保證疫苗的有效性。

雖然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但是乙肝疫苗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注射的,乙肝疫苗的接種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