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药难坚持 九成慢性乙肝患者盼停药怕停药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委员兼病毒性肝炎学组副组长窦晓光教授
千龙财富北京消息 3月16日,国内首次针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需求的大型调查结果在京发布。本次调研历时2个月,近3000位患者参与。据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患者认为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每天服药,对生活和心理造成了困扰,超过90%的患者渴望通过有效的治疗,获得安全停药机会。
据了解,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2000万。目前在我国已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中,有约80%采用口服类药物进行治疗。然而,很多患者在治疗方式及疗效以及依从性等方面仍有不少困惑。
“此次调研,旨在关注乙肝患者的个体需求,了解他们目前口服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需求,从全新的角度审视我国目前乙肝诊治现状,找出新的治疗思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防治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钊主任指出,“乙肝治疗不能‘一刀切’,应对患者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和需求予以充分关注,帮助他们达到所能达到的最佳疗效。”
患者停药需求强烈是此次调查的重要发现,超过九成的患者渴望通过有限疗程获得安全停药机会,更有63%的患者希望1-2年内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大多数患者接受的是口服类抗病毒药物治疗,这种治疗方式需要长期服药。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委员兼病毒性肝炎学组副组长、著名肝病专家窦晓光教授介绍:“使用口服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上能够达到停药标准的比例较低,对于绝大多数患者仅仅是乙肝病毒DNA指标(HBV DNA)阴转,这种情况是不能停药的。口服类抗病毒药物停药复发率较高,”窦教授说,“从调查数据和临床经验来看,患者如果自行停药,复发的风险超过50%。”
调查数据也证实,13%的口服类抗病毒治疗(包括已经通过治疗获得e抗原转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曾经因各种不同原因停药;但高达96%的患者因为复发等原因而不得不重新服药。
对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著名肝病专家任红教授提出:“口服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法满足患者安全停药的治疗需求。目前个体化治疗是乙肝治疗的一大趋势。口服抗病毒经治患者,加用或换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是可以尝试的方式。长效干扰素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同时抑制病毒的双重作用,帮助更多患者达到停药标准即停药后持久的HBeAg血清转换,降低停药后复发率,有望达到表面抗原阴转。”
据临床资料显示,患者在使用口服类抗病毒药物过程中如实现乙肝病毒DNA(HBV DNA)转阴、且“e抗原”定量处于低水平,采用长效干扰素治疗一年后,实现e抗原转换的几率比继续服用口服类抗病毒药物高一倍以上;对于已经实现e抗原清除的患者,近两成患者有望在长效干扰素1年的疗程内实现表面抗原阴转。
任红教授提醒:在长效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有两点很关键,一是要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二是要定期监测“e抗原”和“表面抗原”的变化,抓住加用或换用长效干扰素治疗的有利时机。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