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4名婴儿注射乙肝疫苗死亡

发布日期:2014-10-24 10:18:50 浏览次数:160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期,有湖南、广东、四川等地的婴儿,在接种了深圳康泰生物制品公司出产的乙肝疫苗后,连续发生疑似异常反应,截至目前已出现4例死亡病例,死因尚在调查中。对此,20日晚上,国家食药监局、国家卫计委紧急发出通知,暂停使用该公司生产的全部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产品。深圳一名新生婴儿17日接种乙肝疫苗68分钟后死亡,这已是近一个月来全国发生的第四起疑似“疫苗致死”案,涉案疫苗全都由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泰公司)生产。尽管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已于12月20日下发通知,要求暂停使用深圳康泰公司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前两批次疫苗流向也已公布,但深圳事件发生5天后,涉事批次疫苗流向和批次至今尚未公布。公众的担心和忧虑由此难以消除,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追问。深圳“新生儿接种疫苗后死亡”事件三问1对“疑似问题疫苗”为何要等到第四起悲剧发生后才全面叫停?“妻子今天出院了,孩子的事还一直瞒着她,说孩子是被转院了,有护士照顾。”22日上午在深圳市龙岗区南湾人民医院门口,死亡婴儿的父亲掩饰不住痛苦。他告诉记者,妻子16日入院后,医院安排了产检,一切正常。17日上午孩子出生后,医生说孩子健康状况良好,之后就打疫苗,自己也一直守在产房门口,后来又突然被通知要抢救,说是孩子肺部大量失血,医生说是抢救过来也没用了。据相关部门通报,17日10时37分,婴儿被注射康泰公司生产重组乙型肝炎疫苗10ug,仅两分钟后,婴儿突发面色紫绀呼吸不规则,哭声小,68分钟后,抢救无效,患儿临床死亡。这已不是康泰公司疫苗第一次涉及死亡事故。早在11月25日,湖南就出现了一名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所幸患儿经过抢救转危为安;随后,湖南有两名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死亡时间分别是12月6日和12月9日。这三名婴儿注射的乙肝疫苗均由康泰公司生产,涉及批号分别为C201207088、C201207090。12月1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通知,暂停深圳康泰公司这两个批次的乙肝疫苗使用,当时这些疫苗已销往广东、贵州、湖南三省。然而这一通知发出后仅过了4天,深圳又发生了疑似“疫苗致死”案,涉案的是康泰公司批号为C201207086的另一个批次乙肝疫苗。不少市民质疑,如果在湖南发生两例疑似“疫苗致死”案之后就全面叫停康泰公司全部批次的乙肝疫苗,17日的悲剧很有可能避免,但遗憾的是,当时有关部门还是心存侥幸,将嫌疑仅仅锁定在其中两个批次,没有对已经出现重大嫌疑的康泰公司采取更全面的检查,才会导致“疑似悲剧”再一次发生。2公众对“疫苗不良反应”有多少知情权?如果不是近一个月来湖南、四川、广东接连发生疑似“疫苗致死”案件,公众很少会考虑到疫苗的不良反应问题。婴儿死亡是否与疫苗有关?深圳市卫计划委称,目前尚不能确定该死亡病例是否与接种疫苗有关,需要等医学鉴定结果才能明确诊断。婴儿父亲说,医院告诉他,孩子打的疫苗不是之前被报道出问题的疫苗,如果要查明死因,就得解剖尸体,等一两个月才能出结果,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等了。然而针对此前湖南两例疑似“疫苗致死”事件,康泰公司16日发布通报,将此称为“疑似偶合死亡事件”,并称“偶合症是最容易出现的,也是最容易造成误解的”,“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按照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规定,乙肝疫苗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绝大部分新生儿刚一出生就接种疫苗。公众对此疑虑难以消除: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不良反应是已知的,又有多少不良反应是被忽视的?发生的死亡病例有多少是注射乙肝疫苗造成的,又有多少与疫苗无关,而仅仅只是“偶合症”?此外,尽管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已于12月20日下发通知,要求暂停使用深圳康泰公司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但此次涉事的C201207086批次疫苗生产了多少,流向了何处,至今并未公布。不少市民认为,在原因未明的情况下,不公布疫苗流向而仅仅“一停了之”,如何保障公众对“问题疫苗”的知情权,消除已接种相关疫苗父母的担心?17日家属就已怀疑孩子的死与乙肝疫苗有关,该疫苗与13日叫停的并不是同一批次,而深圳有关部门一直“谨慎地”等候到19日下午,才叫停该批次疫苗。中间耽误的这两天,其间如果发生新的“疫苗致死”案怎么办?3如何填补“问题疫苗”退出后的缺口?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提供的免费疫苗由省级统一采购,逐级供应。康泰生物常务副总经理张建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免费疫苗的价格在每人份(三剂)6—8元左右。“我们的招标价格是高于别人的,但还是用我们的。”张建三称,免费乙肝疫苗多年以来几乎一直被康泰生物和北京天坛两家公司包揽,在最顶峰的时候,康泰曾占据70%的市场份额。现在康泰生物的乙肝疫苗被叫停,其间突然出现的巨大空缺怎么办?深圳市卫生计生委方面表示,由于乙肝疫苗由广东省统一采购供应,深圳目前使用的均为康泰生物生产的乙肝疫苗,需要调拨其他公司的乙肝疫苗来保证深圳乙肝疫苗的供应。在调拨期间,可能存在疫苗供应暂时短缺。对一般人群推迟接种乙肝疫苗,不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但对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优先保证其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下周后半段应该就可以接上。”深圳市卫人委方面说,至于后续如何对乙肝疫苗重新招标,还需要省疾控中心统筹进行。短期市场缺口或由二类疫苗补充。深圳南湾医院办公室主任杨锦民表示,目前医院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换成了大连某厂家生产的产品,属于需要付费的二类疫苗。“如果是父母有一方患有乙肝,24小时就必须打乙肝疫苗,此类新生儿会优先保证,其他普通接种者可以晚一到两周再打,从医学上讲不会有危险。”杨锦民说。(新华社深圳12月22日新媒体专电)社会观察疫苗有风险管理需转思路据统计,全国每年超过1000个孩子因注射疫苗引发不良反应,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从数量上看,湖南、广东、四川已有4名婴儿注射疫苗后死亡,都还只是个别和孤立事件,至于是否跟疫苗有关,还需要进一步鉴定和调查,当务之急是暂停使用该类产品,避免安全风险的扩大。作为最大疫苗消费国,全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但庞大的市场份额以及高额的收入之下,却是数十年技术不更新的现实。国内疫苗的生产,实行的是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接种全面垄断的格局:各研究所和卫生部、疾控中心的人员坐下来开个会,定下价格,按订单生产,统一价格,分片而治,避免在内部出现价格和质量的竞争。不可否认,疫苗接种无法做到绝对的安全,但提高相对安全却是政府不断追求的目标。与国外相比,国内疫苗的安全性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体现在对疫苗的监管方式和政府责任上。国外的普遍做法是,疫苗实行最严格的管理措施。如在德国,疫苗储存运输如同运送生化武器。而在美国,除了建立强大的疫苗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脱离商业利益之外的弱者救济体系,使弱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美国政府建立救济体系时,选择让生产企业分担风险筹集赔偿基金。当孩子遭遇问题疫苗,因为注射疫苗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害身体健康的时候,首先要全力救治和解决孩子的治疗费用,进而对其进行补偿。无论是个人接种还是群体接种,只要怀疑伤害与接种的疫苗有关的受害者都可申请疫苗伤害救济。关于疫苗的管理,未来一定得转变思路,加强救济责任的追究落实。如果救济途径不畅通让企业责任无法落实,那么整个行业就会单纯追求利润而轻视安全。如此看来,无论疫苗的生产流通使用监管,还是后续的鉴定救济赔偿制度设计,国内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而真正的破题之道,就是作为社会管理者,应脱离于商业利益之外,以维护弱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体健康作为落脚点。(来源:法制晚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